栾茜茜
禹城市综合高中 251200
摘要:高中教育需要致力于全面发展,从智力、体能、审美、道德等多个方面综合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现代教育多注重文化课的教学,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种现象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当前高中体育的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但目前受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后,家长以及老师对提高孩子身体素质的意识逐渐提高,多数学校本着“提高综合素质,健康第一”的原则执教,要求孩学生通过运动提高自身体能,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在体育教学观念不断加强的现状中,国内高中体育教学开启了“快乐”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中体育;快乐教学;策略
引言
所谓的快乐体育,就是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开展教学,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进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合理有效的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充分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因此,教师应注重积极探索如何运用快乐体育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一、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
教师对待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不够认真是当下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体育课程在高中所有课程中所占据的地位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也不会作为考试科目出现在高考或期中、期末的考试中。所以在评价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和整体教学水平的过程中,便缺少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教师考核力度的宽松和教师本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共同导致了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效率的低下。
(二)体育教学和文化教学间的关系不协调
高中学生仍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且其面临着高考
的巨大压力,每天大脑都处在快速运转的状态中,极易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而通过体育课则能够让学生在课余调整身心,劳逸结合,给文化课的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文化课作为教育的关键任务,几乎每天都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精力应付考试,因此导致锻炼时间被压缩,体育课程被占基本成家常便饭,导致体育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不协调问题,无法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高中体育快乐教学策略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高中的各门学科都在不断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当然也不例外。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成为主体,对于课上学习的内容自主进行探究。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老师的训练方式单一,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降低了学生们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和热情,所以,老师们应该转变教学模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从而对体育活动的参与保持积极性和热情。
例如,立定跳远是学生们考试的一项内容,传统的体育课堂中,老师的教学模式为,给学生示范一遍规范动作,通过口头的描述和讲解,让学生自己练习,学生找不到窍门,练习的过程中也有点吃力,积极性也不高。老师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前半节课,老师可以让学生们6人为一组,每个人演示自己的跳远动作,看一看谁跳得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互相分析示范者的动作,看看是否规范,思考自己的跳远方式,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长处,从而总结出自己的跳远技巧。后半节课,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跳远结果,同时老师要对学生们的跳远结果进行点评和鼓励,看看学生们是否有进步,从而带领学生们找到跳远的规律。如此,通过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们的积极性。
又如,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广播体操时,单一的学习广播体操动作对学生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广播体操样式较多,如果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可能会对体育课产生疲劳感。所以,为了增加学生们的耐心,老师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分层次的对体操进行自主探究,从易到难研究广播体操的相关动作,同时分析哪个动作出现的频率较高,从而总结出广播体操的连贯性和记忆规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广播体操的动作要点,还可以让学生们转换脑筋,开拓思维,从而更好的提升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组织趣味竞赛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竞争心理,都希望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教师在打造趣味课堂时,可针对高中生的这一特点,组织相应的竞赛活动,包括个人赛和小组赛等。这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体验感,使其学会面对挫折。以“田径运动”这部分知识为例。田径运动包括短跑、中长跑、接力跑、跳高、跳远等内容,练习起来较为枯燥,同时对学生的爆发力和持久力等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组织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面对接力跑项目时,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担任裁判、运动员和啦啦队等,鼓励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竞赛中。众所周知,接力跑中任何一棒出现失误,都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因此,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较重,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课下参与锻炼的自主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趣味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以免学生身体受到伤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借助比赛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并逐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等,以提高班级凝聚力,进而促使学生的体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重视体育游戏活动
高中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大的玩性与好奇心,特别是高三学生,由于其升学压力较大,通常很少找到身心放
松的机会,而体育课则成为教师提供给学生身心放松的时间。将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中,通常可以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得到有效提高,并使教学的创新也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体育游戏中,还能对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这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与智力的发育都有着积极意义。学生处于具有趣味性与娱乐性的课堂中学习,不仅能充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例如,在对篮球的投篮开展教学时,教师在学生基本掌握相关投篮动作后,想要使学生灵活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得到有效巩固,教师则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应用,例如两人短传上篮、返运球上篮、绕障碍上篮、全能赛、运双球上篮等。通过体育游戏的运用,通常可以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实现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充分激发与培养。
结束语
体育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精神品质。因此,教师应注重运用快乐体育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雷.快乐体育,魅力新课堂[J].田径,2020(02):72-73.
[2]杨家.快乐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高中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3]陈焕夫.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J].田径,2019(09):3-4.
[4]李宗韬.高中体育课快乐高效教学论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6):54-55.
[5]黄飞.刍议高中体育快乐教学法[J].新智慧,2018(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