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塞塞
延安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主题式学科整合课的设计与实施”这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教师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理性思考,也是近几年来教育家应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的深度思考。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主题式学科整合课的数学教学与思考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学科整合、数学教学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身心发展萌芽期的他们正是接受知识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提升教学改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针对小学主题式学科整合课的数学教学与思考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促使小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高。
一、小学数学与多学科整合策略
1.1小学数学学科同语文学科的整合策略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同语文学科的整合,如教师可以使用古诗,围绕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设计一些数学练习题。一般来说,小学生在学习数的知识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师必须要精讲多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此时设计练习题更加关键。不仅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一些题目,而且可以结合古诗对练习题进行设计。如学生在学习《游子吟》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这首诗的字数是多少?采用什么方法计算更快?”通过该种练习形式,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疲劳感进行消除,而且学生能够体验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便捷性,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对乘法口诀进行教学时,学生在创编和应用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因而本课的练习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层次性。在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时,教师可以以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为例,问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该首诗的字数,包括诗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该首诗蕴藏的深厚情谊。由于诗题与诗句仅相差一个字,有助于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促使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运用能力不断提升,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通过该种练习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升了其核心素养。在对课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字数进行估计,并组织学生开展“数豆子”的实践练习,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估算的方法。学生在参与该活动之后,教师从课本上随意挑选出一篇课文,学生都能够对课文的字数进行快速的估计,取得的教学效果非常的突出,显著提升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1.2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策略
老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动静结合,使课本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形象直观展示图形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教学活动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而且快乐,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可谓是寓教于乐。
例如我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角的概念》这一课时,应用最新教学软件希沃白板,首先在白板上显示一个红色的点,然后用蓝色从这一红点作出两条射线,然后同时闪烁红点及两条蓝色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农村小学生马上就能体会到了角是如何形成的。接下来我再依次闪烁出红点和蓝色的两条射线,小学生马上就知道了什么是顶点,什么是角的边。在讲解角的大小时我采用了动态教学的方式,我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我在课件上利用扇子的开合及打开的大小,动态的让孩子们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在教学中课件的动态显示,把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配合声音效果,使小学生形象、直观地获得了这节课的知识点。课堂上欢快的氛围,小组讨论的激动,通过那一双双充满灵气的小眼睛和神气活现的表情中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整合后产生的效果,高效而圆满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进而必然会提高西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让信息技术成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1.3小学美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策略
小学美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如六年级数学课《圆的认识》,学生通过比较直线和曲线,锻炼了观察能力,在尝试画圆形的过程中锻炼脑、手和眼的配合能力。在美学的世界里,圆的形式多种多样,极其常见。我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扎染技艺,用圆形的宣纸通过折、染、欣赏3个大步骤带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悟扎染的魅力,以及圆形的美感,使学生对扎染有一定的了解,对圆形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简化圆形的学习。美术和数学学科的课程整合,使学习内容变得简单有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且富有艺术气息。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2.1将数学基础知识和综合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教师作为数学课堂上的灵魂,在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首先要依据教材内容,将教辅资料或网络学习资源综合利用,结合课程进行整合。这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还能更好地打开知识学习面,以此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要求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培养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有了这样的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联系多个学科的核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通过教学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综合能力提升,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2.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引导,数学教师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不仅需要对其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科学构建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创新教学理念,对其传统教学思维进行科学转变,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其体系性和针对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要打破教材文本的局限性,实现体系性格局的有效形成,有机衔接多种知识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把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确保能够进一步满足课程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综合素养,因此,强化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旭.浅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与多学科的整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76-77.
[2]吕志超.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分析[J].读写算,2018(35):8.
[3]乔志胜.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11):63.
[4]李道兵.小学数学与体育学科教学整合优化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18(02):73-74.
[5]吴永姣.浅谈小学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渗透[J].学周刊,2017(2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