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河东镇中心小学 514400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科目,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思维性,其主要考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严谨性。长久以来,数学科目作为小学阶段最具有难度的科目,不少学生对数学感到无力,因为知识的难度,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把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生活化学习情境,以教材为基本,挖掘其中的生活化元素,并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利用生活化模式处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
引言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作为一门具备高效实用性的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太过于老套,已然不适合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需求,教师教学中拘泥于教材,忽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也就导致教师教学内容严重与生活断裂,使小学生无法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也就不能产生数学认同感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让学生能够在数学中结合生活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1生活化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智力、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数学思维较弱,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大部分小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具有积极性,生活化教学模式中,能够辅助教师将抽象知识和生活实际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数学有亲切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另外,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阶段,涵盖了很多理论性知识及运算规则,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小学生不成熟的理解能力很难对这些知识掌握透彻,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知识,从而降低知识难度,有助于学生对困难的数学知识深刻理解。最后,数学教育的根本就是为了实现与生活相互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能好的构建起结合生活实际的桥梁,使学生真正明白数学的内涵,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2.1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想要真正实现数学与生活同行的教学目标,就要在教学中联系起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为学生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带到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中,丰富他们的感官体验,使小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刻的感知,保障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小学高年级“扇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教学辅助工具,将教材中的举例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教材中扇形统计图与食物摄取量互相结合,以动态数据的形式滚动,最终生成扇形统计图。
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思维进入到教学知识内容中,能够带来更直观的视觉刺激,以此降低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学习难度,充分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里。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基本掌握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化知识内容检测,要求学生每天制作自己的食物摄入量,并制作成食物扇形统计图,这一生活化情境的内容检测,会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将课堂中的内容迁移到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2.2挖掘教材中生活化元素
在新课标教材中,数学教材大部分内容被调整,里面的内容与生活化内容结合的越来越丰富,这为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数学学科自身具有的特质就是可以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教材的改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结合的乐趣,并能对数学知识自主探究,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以此元素为基础开展教学,以教材为依靠,实现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结合,并在其中激活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进行“百分数”内容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需要挖掘教材内容与生活的链接点。互联网时代,小学生对网络和电子产品非常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电脑,为学生演示下载软件或者更新软件时,进度条中的百分数,由1%渐渐上升到100%,下载完毕后的软件就可以使用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观看中会了解百分数的含义,并能够培养他们自主认知能力的过程。这种在教材中挖掘生活元素的方式能够根据学生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自身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提升百分数的学习效率,并能够在生活中对百分数实践应用。
2.3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
在小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案例,将教学内容充分生活化处理。在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圆形的生活常见物,如苹果、盘子、篮球这些学生熟悉的物品带到讲台上,并向学生提问:“这些物品的外形具有什么性质?这个形状在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代表?我们学过三角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求法,那么苹果形状的周长和面积应该怎样求得?”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学生们对圆形产生充分的认识,圆形不仅在生活物品中常见,在大自然中也随处可见,教学模式的生活化处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元素,增加知识内容的认知度的趣味性,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和互动率,提高学生“圆的认识”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对增强他们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教师也能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未来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积极改革并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天烽.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6)
[2] 张强.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5)
[3] 刘如意.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52)
[4] 孙莲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 数学大世界(上旬).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