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婷婷
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711
摘要 目的:目的分析耳鼻咽喉科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将60例耳鼻咽喉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芬太尼,治疗组用双氯芬酸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耳鼻咽喉外科;疗效
耳鼻咽喉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采用手术治疗。患者在接受侵入性手术时,也可能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刺激,从而产生剧烈的疼痛,给患者的心理、精神和睡眠带来严重危害。术后疼痛是耳鼻咽喉外科常见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疼痛的刺激往往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造成极大的刺 激,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和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在应用药物镇痛的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注意力转移、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疼痛程度,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数据和方法
1.1一般信息
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将6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59±12.03)岁,鼻骨骨折3例,鼻中隔偏曲13例,鼻窦炎14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6岁,平均(48.26±11.25)岁。鼻骨骨折手术10例,鼻中隔偏曲手术8例,鼻窦炎手术14例。两组基线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术前1小时用温水冲洗前臂内侧,待皮肤干燥后,在前臂清洁部位贴芬太尼透皮贴片。我院使用常州四药公司的芬太尼5mg,每次一片,然后轻轻按压2分钟,使其与皮肤充分接触,使疗效最大化。对于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效果差的患者,双氯芬酸钠栓剂可用于肛塞。具体方法是:术后疼痛难忍时,先用温水或石蜡油润滑肛门,再将50mg/粒双氯 芬酸钠栓剂插入肛门2-3cm深。如疗效已过,可每5小时重复用药一次,并可根据疼痛程度增减剂量。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迅速辨别患者情绪波动的原因,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认知能力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② 注意力转移:大多数患者 容易对手术创伤产生恐惧。手术结束后,患者在心理上更加关注创伤,加重了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在术后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减轻病人的痛苦,鼓励病人听舒缓的音乐,阅读一些有趣的书籍和报纸,或与家人愉快地交谈。③ 健康教育:术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讲解一些注意事项,包括疼痛的原因、特点、程度及主要时段,使患者对疼痛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传授一些常用的方法,有效地减轻疼痛,保护伤口,从而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方法:术前1h用清水清洗前臂内侧皮肤。
待皮肤完全干燥后,用芬太尼 透皮贴片敷于清洁后的皮肤上,剂量为2.5mg,轻轻按压2min,主要目的是保证贴片能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治疗组给予双氯芬酸钠镇痛,80mg/D,3次/D,具体剂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
1.3观测指标
总分是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1.4疗效标准
结果:①显效:疼痛完全消失;②有效:疼痛减轻;③无效:疼痛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以卡方检验表示,测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疼痛评分为(2.43±1.50),明显低于对照组(5.26±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发生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恶心3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耳鼻咽喉外科不同于其他外科手术。具有手术精细、手术时间长、切口外露等特点。它容易感染,所以我们需要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由于耳鼻咽喉科手术创伤严重,麻醉失败后会出现剧烈疼痛。镇痛药的选择是临床常用的方法。止痛药有很多种,治疗效果不同。因此,耳鼻咽喉科患者在手术前,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且要细心、认真。
??????? 同时,耳鼻咽喉术后的镇痛治疗和有效护理是耳鼻咽喉术后患者重要的临床手段。有效的药物镇痛能使患者消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在药物镇痛的基础上提高药物镇痛的效果,甚至达到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主要成分是芬太尼,它是一种低分子量的水溶性药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研究表明,其72小时生物利用度高达92%。粘在皮肤上后,被真皮毛细血管吸收到血液中,具有镇痛作用,对身体刺激小。但也存在一些缺陷:1)呼吸抑制:芬太尼抑制呼吸,加上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使用纱布填塞止血,势必引起呼吸困难;2)不良反应发生率:芬太尼对肠道有刺激性,可引起呕吐,心脏不好等不良反应症状。可见芬太尼组不良反应症状明显高于曲马多组。
本研究采用双氯芬酸钠栓剂和芬太尼透皮贴剂对耳鼻咽喉术后病人进行镇痛。具有药物吸收快、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患者的痛苦。但镇痛药物的选择和应用往往受到药物实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药物的经济性和个体化反应的影响,药物镇痛对术后康复用药各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一些镇痛效果差、用药后反应多的患者,应积极探索深入的临床护理措施,寻求一种与药物镇痛相辅相成的护理干预,甚至提高药物的镇痛效果,并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疼痛。目的提高耳鼻咽喉科术后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服务满意度,最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的芬太尼透明贴片是一种有效的麻醉镇痛药。在临床应用中,主要通过患者皮肤渗透给药,并能到达血液循环系统。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但在用药过程中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阻碍了该药的临床应用。双氯芬酸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抗生素发生反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起到镇痛作用,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双氯芬酸钠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顾晓莉,张永春.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15例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0):70-71.
[2]周聪.耳鼻喉手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4):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