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萍 邱玉玉*(通讯作者)
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化疗治疗肺癌患者期间实施安全用药护理的有效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实施静脉化疗的肺癌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安全用药护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良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对肺癌患者在接受静脉化疗时行安全用药护理有利于降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癌;静脉化疗;安全用药护理;不良事件
目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每年患肺炎的人数逐渐上升。有关研究表示,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因死于肺癌的人数上升了46.5%,该病已经成为了威胁人民生命的最严重疾病之一[1]。本次研究主要是在对该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减轻患者痛苦,并总结分析肺癌患者在进行静脉化疗时,安全用药的各项护理措施。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医院确诊的82例肺炎患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为静脉化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对用药安全管理进行详细分析,具体的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实施静脉化疗的肺癌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男30例,女11例,年龄39岁至65岁,平均年龄(52.09±2.86)岁;观察组男31例,女10例,年龄38岁至65岁,平均年龄(52.41±2.54)岁。组间常规资料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安全用药护理。
1.2.1建立护理体系
化疗患者所在的科室,要求护士长和部门护理骨干组建院级肿瘤护理学组,构建出院级肿瘤化疗护理管理网络体系。在学组组建完毕后,需要用规范的静脉治疗通道,减少药物渗漏性损伤,降低静脉炎为近期目标。并需要定时展开学术研讨活动,学习研究放疗药物的相关知识。
1.2.2规范静脉选择
通常情况下要以患者血管的情况和所用的化疗药物来选择合适的静脉及注射方式,目前常规选用PICC或输液港,在进行外周静脉选择时,遵循的原则是先近后远,穿刺部位通常选用前臂下2/3处为最佳穿刺部位,且选择皮下积减少,血管瓣膜少,弹性好且粗直的静脉,防止出现送导管困难等问题。在进行穿刺时,穿刺的部位要避开手指腕部等关节部位,要尽量使穿刺一次性成功,切不可反复穿刺。如果是浅静脉留置针的话,我们会预防性贴透明贴,局部涂喜辽妥。
1.2.3化疗期间的护理管理
化疗开始后,护士需要每30分钟进行一次巡查,观察患者的局部反应,检查是否有回血现象,如果出现局部肿胀,渗漏或者出现回抽无回血现象,则马上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护士在巡视期间,要使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对管道进行一定的冲洗,在化疗完成后,需要拔除留置针,再用无菌棉签按压10分钟左右[2]。
1.2.4 常见并发症护理管理
①穿刺渗血,通常因为刺穿手法,血管血的选择,刺穿部位的活动过度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在术后可以进行局部压迫止血,20分钟左右,在24小时之内应当限制患者的活动。 ②送导管困难,如果选择细小血管,静脉瓣多的血管进行穿刺时,就会容易出现送到管困难,所以应该选择瓣膜少的血管,粗直的血管,而且弹性好的静脉血管。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可以利用以下的措施:正确选择静脉穿刺部位进行化疗药物的注射,穿刺部位不应在指掌关节肿胀及病变肢体进行注射,应该选择管瓣膜少,粗直,且弹性好的静脉血管,也要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减少静脉穿刺损伤次数。应选择针管细,针梗短的头皮针作为静脉留置针较为适宜,要尽量一次穿刺成功,不可反复进行穿刺,化疗药物的注射采用间断注射,减少化疗药物对局部静脉产生的刺激,在局部要使用热敷, (25min/次,4次/d) 或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抬高穿刺部位;避免过度活动[3]。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率差异,包括静脉炎、药物外渗、过敏。
1.4统计学方法
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用药不良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现在,肿瘤治疗的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便是进行化疗治疗,静脉注射是肿瘤化疗的,最好给药方式,静脉化疗安全用药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大难题,规范化疗时的静脉选择,静脉选择应以化疗药物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具体依据,进而选来选择不同的质管方式,防止因为静脉选择不当,造成穿刺渗血,送导管困难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也要做好化疗期间和并发症的护理。在化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静脉炎与输液过程中,静脉反复被刺穿,受伤而损坏血管内皮,静脉针留置时间过长,及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有关。本文作者通过正确的对静脉刺穿部位的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减少静脉刺穿次数,化疗药物利用间断输,在局部进行热敷,或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抬高刺穿部位等有效措施,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肺癌化疗安全用药管理,不仅是一个对患者负责的重要表现,保证了患者能够受到最大疗效,而且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小菊.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0):100.
[2]李辉, 韩荟. 临床护理路径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肺癌化疗患者管理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08):128+132.
[3]杜凤兰, 单彬彬, 贾雅丽,等. 晚期肺癌患者PICC围置管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018(001):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