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非
禹州市人民医院 河南禹州 46167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168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早期护理组实施早期护理。比较两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早期护理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纠正呼吸衰竭,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并发症;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吸烟、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呼吸系统发病率增加。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通气功能的严重紊乱,使气体不能进行有效交换,导致缺氧并伴有二氧化碳滞留,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并伴有生理代谢紊乱。呼吸衰竭患者多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方法是机械通气,但这种方法也容易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后期恢复不理想,对呼吸机的依赖。由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治疗,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肺功能下降,血气状况减弱,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本研究探析了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168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84。早期护理组年龄41-79岁,平均(61.25±1.21)岁,男:女=44:40。对照组年龄43-78岁,平均(61.64±1.81)岁,男:女=46:38。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早期护理组给予早期护理。(1)心理干预,特别是呼吸衰竭,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频繁发作,患者容易出现情绪负面波动、躁动、焦虑、恐惧等情绪,大多数患者对自身情况了解越来越少,越来越有偏见。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人格特征、家庭状况等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耐心缓解不良心理状态,缓解压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2)呼吸道干预时,部分患者会出现痰粘问题、咳痰障碍、不能排出,护理应引导患者咳痰、帮助患者翻身、拍背等方式促进祛痰。如发现患者呼吸困难严重,不能顺畅排痰,可根据情况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可抽吸分泌物,给予茶碱类呼吸兴奋剂治疗。但要控制用药量,以帮助患者祛痰。(3)吸氧干预,护士吸氧时应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情况,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防止二氧化碳滞留。(4)制定活动干预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评估,制定活动计划,护士需要每隔24小时评估患者的肌力、缓解活动度和活动范围,并计算出2d的运动量。在活动干预过程中,应使用呼吸机为患者提供辅助呼吸。(5)卧位干预,呼吸衰竭患者清醒后需将床头调整至65°,并保持半卧位,以利于患者上肢关节、肌肉、四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患者接受按摩,每次20分钟,每天两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x2统计,计量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
早期护理组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早期护理组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是1.34±0.40d,而对照组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3.21±1.21d、住院时间是9.21±2.21d。
2.2并发症发生率
早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1(1.19)低于对照组12(14.29),P<0.05。
2.3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8.10%(74/84),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同时采取高质量的早期护理干预,既能保证临床指标和病情的有效控制,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多采用氧疗,通过外部辅助帮助患者维持气体平衡,使患者保持呼吸通畅。然而,它会对患者的某些神经、肌肉和其他方面产生影响[3-4]。因此,有必要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尽快对患者进行氧气干预、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作用是尽快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体位护理可通过肌肉按摩和肢体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氧气干预不仅可以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状况。气道护理可确保机械通气顺利完成,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5-6]。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早期护理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在早期护理干预中,要重点清理患者呼吸道,防止痰不能排出,帮助患者有姿势;帮助病人翻身或调整适当的体位,使病人呼吸更顺畅[3]。其次,病期有一些心理变化,情绪有些急躁,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引导和调节患者情绪。此外,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活动指导,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帮助患者肢体血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纠正呼吸衰竭,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丁霞萍.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5):90-91.
[2]刘红云,张晓娜.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9,43(04):407-409.
[3]高波.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2):111.
[4]覃宝邦.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136-137.
[5]周晴晴.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康复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27(15):63-64.
[6]杨文梓,汤丽丽,孙亮.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07):78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