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在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排便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茅益东 赵小花 顾苏丽
[导读]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排便功能恢复的效果。
        茅益东 赵小花  顾苏丽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江苏 南通2263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排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风后便秘患者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排便次数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于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好转。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中风后便秘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效果
        从长期的临床观察来看,无论是中风先兆还是急性期、康复期、后遗症期,便秘都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1]。通过中医辨证施护,排便通畅,这在脑卒中护理的各个阶段都不容忽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患者体质较弱,受病情困扰,平时活动量少,进食量少,神经功能和胃肠功能减弱,排便困难,便秘成为脑卒中患者的多发并发症之一。本研究进行分组研究,分析了中医护理干预在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排便功能恢复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风后便秘患者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1-72岁,平均(65.23±2.27)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2-73岁,平均(65.56±2.81)岁。两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鼓励患者多吃新鲜果蔬,多喝水。
        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1)按摩。对胃俞、脾俞、关元、中脘穴、内关、足三里穴进行中医按摩,每日顺时针腹部按摩1次,每次15分钟。确保均匀、适度、缓慢施力,每日按摩时间尽量在餐后1~2小时内,每日1次[1]。(2)足浴。在患者足浴盆中加入大黄5g、芒硝5g、枳实5g、麻籽5g等中药,水温控制在45℃左右。每天洗一次足浴,每次30分钟。 (3)饮食调理:根据辩证情况给予不同的饮食指导:实热证患者尽量保持清淡饮食,每天多喝温开水,早晚各喝一杯,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严禁辛辣、油腻、刺激性、干热食物。气秘型应尽量避免吃冷、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选择补气润肠的食物,早晚可以喝蜂蜜水。(4)情绪护理。中风患者因长期患病瘫痪卧床,不便,情绪低落,使肝气郁滞,不能宣达,胃功能障碍,引起便秘。医护人员要以真诚的态度,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情与病的关系,鼓励患者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疾病、对待生活,并帮助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体系,解除患者后顾之忧,使患者以最佳精神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5)耳穴贴压。取穴:直肠下段、大肠、便秘、交感、内分泌、三焦、肺、皮质下、腹部、脾脏。将王不留行籽放在0.5 cm大小的胶带中心,先用耳针探测仪找出上述穴位的确切位置,然后将胶带贴在选定的耳穴上,每天按压穴位3~4次,每次约5分钟,最好是按压至轻微疼痛。 每周更换一次,左右耳交替,4次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排便次数恢复时间、总有效率。
1.4疗效标准
        显效:排便恢复正常;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大便变软,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排除无效率计算总有效率[2]。
1.5统计学方法
        在SPSS22.0软件中,总有效实施 x2统计,时间给予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排便次数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相应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护理显效10例,护理有效12例,护理无效8例,总有效率是73.33%。而观察组护理显效25例,护理有效5例,护理无效0例,总有效率是100.00%。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大脑皮层活动受到影响,大脑皮层控制或促进排便功能下降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长期卧床休息和排便环境的变化,很多脑卒中患者没有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总体来说,患者身体功能脆弱,饮食较少,胃肠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肠道蠕动减慢,直肠壁的排便感受器接收到的排便信号较弱,导致排便延迟。患者日常活动较少,胃肠道消化活动受限,导致消化系统功能下降[3]。
        中医认为:中风后,饮食失调、情绪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会导致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脏腑虚弱,导致大肠传导乏力、便秘。因此,要加强饮食调理、情感关爱和生活关爱。因多数患者属于气滞血瘀,经络不畅,阴阳失调,每天进行腹部按摩2~3次,按压耳穴,每日按压药穴3~4次,每次5分钟左右,可疏通气血,增强脾胃健康转运能力,使气畅通,改善大便传导功能。按摩中脘穴、天枢、神阙穴,可促进肠蠕动,改善腹肌收缩功能,调理气血瘀滞,达到通便的效果。饮食方面给予果蔬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既能改善胃肠功能,又能润滑肠道,增加肠道蠕动。另外,气机异常、情绪不佳是影响便秘的主要心理因素。在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尽力安抚患者,改变焦虑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患者达到安心、宽畅,进而促进排便 [4-5]。
        综上所述,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于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好转,缩短治疗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刘莉.中医护理干预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腹胀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新中医,2020,52(20):152-154.
[2]刘多君.中医护理干预对氯氮平所致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影响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4):27-28.
[3]王琼芳,赵非一,徐燕,陆玮新.与神阙穴相关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混合痔术后便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9):31-36.
[4]谢一心,周晓晓,黄美谊.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脊髓损伤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4):338-339.
[5]刘菁祖,李玮,王佳.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20,49(07):93-94+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