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刘坤
[导读] 探讨急性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刘坤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自2020年4月至12月收治的100名急性抢救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肺复苏后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传统护理加急诊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23.42±3.19)、SDS评分(26.48±3.84)都优于对照组SAS评分(34.52±3.16)和SDS评分(35.16±3.41)(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少于对照组(20%)(P<0.05)。结论 急诊护理的干预对于改善心肺复苏后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关键词】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心理状态
心肺复苏是重要的急救手段,尤其是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临床上对于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规范化,疗效也越来越显著,但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心理状态,在临床上有        一定的提升空间。在本次研究中,本院针对心肺复苏后患者采用了急诊护理干预的方法,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效果显著。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20年4月至12月收治的100名急性抢救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这些患者均为心肺复苏后恢复意识的患者,其中心肌梗死45人,中毒性休克21人,脑出血16人、肺栓塞11人、电击7人。排除有沟通障        碍及肿瘤患者。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35-73岁,
平均年龄(54.86±5.38)岁,研究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37-81岁之间,平均年龄(57.31±4,9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例如身体指标监测、密切关注心电图、遵医嘱用药等。
1.2.2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生命体        征及脑部护理: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时记录心电指标变化。将室温保持在19-21℃降低其脑氧的代谢率,减轻脑组织压力,促进康复。(2)心理护理:患者经心肺复苏抢救恢复意识后,住院期间一定会有心理落差,患者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他们抗压能力弱,很有可能产生负面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使其重新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3)气道护理:将患者的气道插管固定,防止脱落。使患者气道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合理控制气囊压力,防止胃内物质反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SAS、SD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反应迟钝发生率+抽搐发生率+记忆下降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单位用(x-±s)表示,行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研究组患者SAS评分(23.42±3.19)和SDS评分(26.48±3.84)均优于对照组SAS评分(34.52±3.16)和SDS评分(35.16±3.41)(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讨论
近年来,心肺复苏治疗手段被不断的规范化,但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方法还有待提高。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谨遵医嘱,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护理,加强患者脑部复苏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保持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急诊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23.42±3.19)、SDS评分(26.48±3.84)都优于对照组SAS评分(34.52±3.16)和SDS评分(35.16±3.4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少于对照组(20%)(P<0.05)。结果证明急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邢惠萍,富霞,梁艳,等.探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9):158-160.
[2]王宏秀.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2):135-136.
[3]元贞.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2):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