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改善产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刘佳思 谭嘉玲
[导读] 研究延续性护理在改善产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刘佳思     谭嘉玲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省)528200

        【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在改善产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治的400例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研究组盘底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产后予以延续性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盆底功能;生活质量
        女性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其盆底神经组织及肛提肌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造成女性产后尿失禁、慢性盆底痛、阴道松弛、盆底肌肉紧张,盆腔器官脱垂等现象[1]。称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产妇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次对延续性护理在改善产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治的400例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5岁至36岁,平均年龄为(31.67±2.32)岁。研究组年龄为24岁至37岁,平均年龄为(32.41±2.3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出院指导。研究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其护理详情如下:
        (1 )电话随访:对出院的产妇予以电话随访,以了解产妇产后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目前住院妇女的产后教育内容,采取适当措施,并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进行预测性护理知识教育。 每周都会主动进行一次随访,告知产妇及家属,若在生活中出现问题时,随时电话咨询。
        (2)家庭访视:产后家庭访视是为了访视了解产后的康复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喂养和母婴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母婴异常情况,并提供治疗和健康指导。 由责任的产科护士、助护士以及心理咨询师和儿科护士组成的家庭访视小组,基于常规的产后护理和出院指导进行产后家庭访视。出院后第7天至28天,评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情况。
        (3)护理专科咨询诊:根据临床需要设立专业护士,予以开展母乳喂养咨询门诊。 产妇产后42天内,为其提供免费的母乳喂养咨询。 采取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家属积极参与其中,有助于产妇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纠正无科学依据的方法,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4)其他形式:当产妇出院时,需要提前一天进行探访,以了解其基本情况,并与产妇沟通随访服务方法以及随访时间,并根据患者的需求记录建档。该服务方法更加人性化。

待新生儿满月后,选择具有相似背景和共同趣的产妇进行互动式小班教学和其他相关活动。
        (5)盆底功能指导训练:产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动作,有助于增强肌肉张力和身体的平衡感,提高整个肌肉组织的柔韧度以及灵活度;同时可刺激控制荷尔蒙分泌的腺体,提升血液循环,消除身体不适,进而改善盆底功能。
1.3 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盆底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采取盆底肌肉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盆底功能进行评估。生活质量:健康感觉、睡眠状态、精神状态,每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盆底功能比较
        两组护理后,其中研究组盆底肌功能评分(3.64±1.45)分;对照组平均为(2.43±1.34)分。研究组盘底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为:盆底肌功能评分(t=8.667,P=0.001)。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后,其中研究组健康感觉为(89.34±6.32)分、睡眠状态为(91.23±5.67)分、精神状态为(93.45±6.43)分;对照组健康感觉为(78.43±4.89)分、睡眠状态为(82.24±5.34)分、精神状态为(79.23±5.68)分。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为:健康感觉(t=19.308,P=0.001)、睡眠状态(t=16.323,P=0.001)、精神状态(t=23.439,P=0.001)。
3.讨论
        产时体内内分泌会发生变化,松弛激素的得到释放。产道过度伸展、扩张及损伤,再次使阴道及盆底组织松弛,盆底肌张力下降,导致骨盆不稳定,关节脱位,进而影响各脏器的位置和功能,即便采取剖宫产也不能较好的避免此种情况发生[2]。
        延续性护理是在患者出院后根据医院护理进行延续扩展,通常为电话随访、登门拜访以及其他形式进行,其是为了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与连续性的照护,对出院后的健康问题予以解决。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盘底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结果比较可以证明,延续性护理在改善产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对产妇产后予以延续性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晓曼. 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13):174-175.
        [2]    顾慧. 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 2019, 16(004):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