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琼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人民医院 云南玉溪 652599
【摘要】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存在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中选择5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处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未得到明确,已发现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污染、遗传等对其发病有着影响,主要临床表现又咳嗽、胸闷、气短、咯痰等,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现场,一般情况下,该类患者的治疗最后步骤为机械通气,而无创机械通气可以减少患者创伤,是一种适宜性较为良好的方式[1]。基于以上内容,本院进行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方法与效果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存在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中选择5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男15人,女10人,年龄62-81岁,平均(69.33±1.48)岁;研究组男14人,女11人,年龄63-80岁,平均(69.49±1.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内容为进行吸氧处理,进行静脉点滴注射,协助指导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祛痰类药物的服用。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水平气道的正压通气处理,主要方法如下:使用飞利浦BiPAPV60型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处理,同时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体内电解质与渗漏压的实时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对应措施予以纠正。
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需要做好以下护理,一是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保证其心绪稳定平和,进而积极接受治疗;二是呼吸机的监测,及时调整相关参数,以保证呼吸机指标与患者身体情况适应;三是做好起到的湿化、排痰等工作,以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四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计划,以保证患者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五是撤机之前,应告知患者撤机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免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
1.3指标判定
本次研究中,治疗效果通过住院时间进行判定,住院时间越短,表明患者恢复速度越快,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1.19±1.08)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5.76±1.56,对比检验结果为t=12.043,P=0.001。即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受到生活环境、遗传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较高,且容易引发呼吸衰竭这一并发症,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降低了治疗效果。现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检查包括胸部x线检查、血气检查以及肺功能检查等多种方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则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调节、饮食调节、长期低流量吸氧等形式。传统通气处理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以避免呼吸道堵塞,方便进行氧气输入,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容易引起患者的抵触情绪,进而降低治疗效果。而无创机械通气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患者呼吸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氧分压,促使患者呼吸更为通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时,医务人员不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的损伤小;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好,能够较为明显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大大减轻了其医疗负担[2]。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肖芳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护理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7):2433-2434.
[2]安永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9):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