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洪晓婷
[导读] 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阐述分析。

        洪晓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8
        【摘要】目的: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阐述分析。方法:选取104例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12月接收的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使患者更加满意,并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在胸外科疾病中,肺大泡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1],情况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切除手术治疗。尽管手术的治疗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是不利的。为此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以便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104例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12月接收的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分为不同组别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4例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12月接收的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50-21岁,平均年龄(35.7±6.3)岁。实验组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53-20岁,平均年龄(36.2±6.5)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第一,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心理上的压力,让患者对治疗有信心。由于胸腔镜是新型的治疗方法,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很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等情绪。为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进行科学的讲解,让患者了解手术方法,明确手术并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床上,出血量也不多等。并将主治医师以及护理人员介绍给患者,使患者乐观积极的接受治疗。第二,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常规等进行检查。第三,叮嘱患者术前戒烟戒酒,保证充足休息,增加营养摄入。指导患者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的方法、咳嗽排痰的方法等。术前做好备皮工作,患者术前1d禁食,留置尿管,并注射术前针,再将患者送到手术室。(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协助医师以及麻醉师等进行手术治疗。(3)术后护理。第一,术后12-24h[2],患者进行鼻导管吸氧,要观察其效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看是否存在缺氧的情况,术后24h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呼吸、血压等并记录。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吸氧,流量在3-6L/min[3],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5%以上。胸腔镜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要及时对患者拍背,保证其呼吸畅通,同时做好雾化吸入治疗,湿化气道,定时听诊患者的双肺呼吸音。第三,检查引流装置并固定,保证引流管顺畅,开展无菌操作,避免出现逆行感染。引流管无波动时,要检查患者的胸腔引流管,观察患者平静呼吸和咳嗽时的气体情况,拔除引流管时要呼吸、屏气,并利用无菌纱布固定。第四,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适当休息,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等,增强体质,强化肺部功能。若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复诊。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比较,主要抱愧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同时利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此外,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包括开放性气胸、切口感染、胸膜腔感染、深静脉血栓等[4]。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本文的数据,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通过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肺大泡是由于肺气肿、炎症等造成的[5],传统治疗护理方法会增加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且复发率高,患者的依从性不高。胸腔镜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床上,同时恢复时间短。但由于患者对于治疗方法不够了解,很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想法,影响治疗效果。为此近些年来开始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干预,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同时将治疗、护理的优势告知患者,并做好患者的常规检查、饮食等指导,使患者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还对患者进行呼吸道、引流管、并发症以及出院等指导,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8%、98.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得以优化,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是一种理想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288.
[2]杨敏.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60+284.
[3]任晓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265-266.
[4]郭燕红.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187-188.
[5]李营营.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03):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