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戴秀琴
[导读] 分析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运用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戴秀琴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214100
        【摘要】目的:分析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运用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5-2020.5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双盲法分组的原理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施急诊急救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急救护理的方式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能够更快的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字】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急诊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现象,近年来,这种疾病出现了显著上升的趋势,由于患者的发病较为急切,需要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方式来挽救患者的生命[1]。对此,本文研究急诊急救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9.5-2020.5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双盲法分组的原理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2.64±2.65岁),对照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2.38±2.43岁),将两组患者的组间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没有存在显著区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排除标准: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为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然后实施常规的抢救方式,为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具体方式如下:
        (1)患者进入急诊室10分钟内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保持平卧状体位,然后给予患者吸氧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的脑部以及心脏供氧及时。然后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能够及时输送到患者身体中,并且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有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2)患者进入急诊室20分钟内应该根据医嘱为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来缓解胸痛等症状,快速检测患者的心肌酶、血糖以及血常规等指标,详细掌握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之后快速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等药物。
        (3)进入急诊室30分钟内应该将相关情况告知患者家属,并且进行相关的护理记录。


        (4)为患者做好基本护理,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合理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并且让家属尽量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患者关爱与支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有38例,实施急诊急救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38.45±3.15)min、住院时间(8.45±1.64)d,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急救时间(57.34±4.73)min、住院时间(14.76±2.59)d,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分别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救时间(t=20.491,P=0.001),住院时间(t=12.689,P=0.00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较为急切,同时患者还会伴有胸骨后疼痛等相关症状,情况严重时患者还可能发生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在发病以后,一定要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2]。根据大量临床经验显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抢救时间。
        其中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过程中,患者进入急诊室的10分钟之内,需要给予患者吸氧操作,同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3]。在进入的20分钟内,需要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用药,以此来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同时快速对患者进行血糖、心肌酶等指标的检测,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之后对患者做好相关护理,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并且让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与爱护,这样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更低。
    综上所述,将急诊急救护理的方式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可以取得较好的抢救效果,能够早日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能够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园园.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51):190.
[2] 封桃梨. 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005(009):36.
[3] 陈丽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作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v.5(23):56-56.
[4] 陈萍. 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08):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