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在胃癌根治术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曾芳芳
[导读] 实验将针对胃癌根治术术后疼痛患者应用腕踝针进行护理协助,进一步缓解病痛。

        曾芳芳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胃癌根治术术后疼痛患者应用腕踝针进行护理协助,进一步缓解病痛。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9月~2020年06月收治的实施胃癌根治术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92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则采用腕踝针方案,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应用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VAS评分为(2.9±1.1)分,对照组为(3.5±1.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腕踝针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胃癌根治术术后疼痛问题,患者护理治疗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腕踝针;胃癌根治术;术后疼痛护理

        胃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比较高,以胃癌根治术实施治疗是主要方案,但是也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等特点。在治疗期间患者也承受较大的生理疼痛和心理压力。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9月~2020年06月收治的实施胃癌根治术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92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着重探究应该用腕踝针后患者的疼痛度控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9月~2020年06月收治的实施胃癌根治术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92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52例和40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34,最大不超过74岁,平均年龄为(56.6±4.5)岁。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则采用腕踝针方案,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腕踝针的方法只有三个步骤,即:症状按区定位、按区选点及皮下针刺【1】。三者都有简明要求,易懂易记也易掌握,短期内即可学会,故便于普及。在皮下针刺的过程中,针刺进皮下要求表浅,避免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且针刺部位位于皮下,不接触任何重要神经、血管、脏器,无感染。操作要点如下,1、皮下浅刺2、不要求得气3、进针深度:将针身几乎全部刺入,留2mm针身在皮肤外4、留针:留针时间一般为3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留针期间不捻针。需较长时间针疗的病人,可每日针1次,至多针3次后要改为隔日针1次。进展缓慢的病例,酌情增加疗程,不必间隔。与此同时,要注意该方案使用下的不良问题,如皮下出血和患者晕针。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患者术后疼痛度对比分析,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判定。随后调研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对胃癌根治术术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疼痛度VAS评分采用计量统计,在满意度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VAS评分为(2.9±1.1)分,对照组为(3.5±1.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结合本次治疗,我们认为其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在腕和踝部行皮下浅刺,治疗时只要露出腕踝即可,因此不受时间、环境和季节的限制【2】。这些部位没有重要的组织和器官,只需避开皮下明显的血管,一般不会发生针刺意外,甚至儿童也能忍受。其次,针刺入后留针期间,肢体活动不受影响,并能检查疗效。在应用过程中,每次针时症状消失,但拔针后不久又出现,继续针疗过程,症状波动,逐渐减轻至消失。
                
                腕踝针作为传统针灸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调节体内的 5-HT 和 β 内啡肽含量【3】,影响伤害性信息的兴奋和传递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同时调节胃肠道的功能状态,与西医的药物镇痛机制上有互补作用。其有效降低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提高镇痛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但目前腕踝针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有限,仍需要在手术适应症以及治疗方法的规范性和镇痛药物合用的协同性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采用腕踝针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胃癌根治术术后疼痛问题,患者护理治疗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美君,周庆辉. 腕踝针创立以来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上海针灸杂志,2015,34(03):277-280.
[2]李文龙,李阳阳,张海龙,刘又文. 腕踝针联合自控镇痛泵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J]. 中医正骨,2016,28(10):24-28.
[3]刘春亮,陈辉,熊源长.腕踝针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02):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