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白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零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难治性动脉疾病,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与护理相互配合。本文简单介绍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概念、发病原因和主要症状,围绕手术前后、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等环节,探讨了TAO的护理要点,以期通过更好的护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干预;护理干预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概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TAO,属于一种周围血管疾病,主要是累及四肢远端中、小动脉及伴行静脉节段性、非化脓性管腔内血栓形成性的血管疾病[ 汤亚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情志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89-90.]。TAO常发于北方,并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发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被明确,一般认为和吸烟、寒冷、免疫力低等有关,尤其受到吸烟的影响较为明显。动脉痉挛是早期疼痛的根源,到该病的后期,会出现坏疽性疼痛。
TAO患者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胃寒怕冷,患肢肤色变白、疼痛,存在间歇性跛行状况;患肢远端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反复发生游走性浅静脉炎,末端严重缺血,产生干性坏疽,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王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与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2):92-93.]。
我院血管外科在治疗TAO时,一般采取腔内射频消融治疗的方法,在护理上通过纠正患者生活习惯、改变护理方式、提高护理质量以改进患者生活质量等方式,对TAO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现结合科室日常护理实际,谈谈TAO患者的护理体会。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要点
2.1 术前和术中护理要点
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疼痛以及活动障碍等现象,还会对疾病和手术产生恐惧感,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进行肢体保温、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进行皮肤以及尿管等术前的准备,还要告知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法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入院时,做好患者的一般宣教工作,作简单的疾病介绍及手术介绍,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增强其信心。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安抚患者情绪,解决患者问题,同时还要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2 术后护理要点
术后,要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患肢的出血、肿胀、体温、感染、脉搏情况,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观察评估方法的学习;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以及病情恢复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以及康复运动方案,使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护理人员可以对其自我管理结果进行长期的监测。患者术后应取平卧位,穿刺点加压包扎24 h,患肢制动6~8 h,患肢关节制动,以免加压包扎松脱。术后床位责任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率,及时将不适主诉汇报给床位医生;密切观察穿刺点渗血或血肿情况;手术肢体的皮温、颜色、感觉情况,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并作记录。
2.3 患者疼痛护理要点
2.3.1 患肢护理
注意防止肢体碰伤、刺伤、压伤和擦伤,鞋袜大小要合适。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不宜在室外长时间停留,以免冻伤。不应使用热疗,以免因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缺血症状[ 王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与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2):92-93.]。若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出现间歇性跛行,应要求患者多休息减少活动量。若患肢肿胀者应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 王军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2015(27):104.]。
2.3.2 药物护理
(1)应用镇痛药物。这是最直接的疼痛控制手段,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非阿片类药物,包括布洛芬、非诺洛芬、舒林酸、单间水杨酸镁、对乙酰氨基酚等;阿片类药物有可待因、吗啡、芬太尼、羟考酮、氢可酮等。
(2)应用镇痛泵。将镇痛药物配方混合后置于镇痛泵内,指导患者或家属调节输出速度,根据疼痛控制情况灵活调节药物浓度。护理人员在留置镇痛泵时,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扭曲或受压,并给予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同时要注意观察和防治并发症,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详细记录[ 刘凤,李苏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0:29-30.]。
2.4 心理护理要点[ 李卫岚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心理康复要点分析[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8 ,4(6):537-540. ]
首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分析影响患者心理的主要因素,给予针对性理论疏导。部分患者误认为患有TAO即意味着截肢。护理人员通过专业讲解,告知患者只要认真配合治疗,控制病情,是可以痊愈的。入院一段时间后,若患者心理状态仍很差,则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再一次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讲解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护理要点。
其次,根据专业量表,缓解患者抑郁状态。结合 HAMD和 HAMA量表对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进行判断,对于评分低于20分,一般情绪状态良好的患者,护理人员适当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即可,讲解 TAO护理知识,介绍相关保健书籍,强化患者自我意识,同时教会患者情绪掌握调节的方式。评分大于20分者,应为其做好系统性的健康宣教,及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必要时采用药物进行控制。认真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情况,结合患者心理特点,给予差异化心理咨询。
最后,兼顾病情程度,给予对症心理指导。很多患者无法忍受病痛折磨,选择截肢。护理人员结合此类患者心理特征,在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为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根据既往经验,给予其合理建议。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发现严重问题及时进行合理疏导。护理人员不断对自身护理干预操作能力进行强化,减少操作失误。此外,加强自身综合素养,在于患者及家属交流时,禁止说具有刺激性的话语,避免对患者心情造成不良影响。
2.5 生活护理要点
饮食方面,长期疼痛多致患者无食欲,而营养不良也可加剧疼痛,应鼓励患者多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加速创面愈合,提高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
戒烟方面,吸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易感因素,烟叶中的烟碱(尼古丁)能够使血管收缩,加重肢体缺血,而肢体远端缺血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因此,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详细讲述吸烟的危害性,告知患者绝对禁烟。
功能锻炼方面,患者因长期疼痛而呈强迫体位,易造成患肢的关节挛缩及褥疮,在护理此类患者时应协助患者变化体位以及活动患肢,以利于患肢血液循环的建立和生理功能恢复,预防发生肌肉萎缩。具体方法为:平卧位,患肢抬高45°,维持 1~2 min。然后坐起,患肢下垂床边2~5 min,并作足部旋转、伸屈运动 10 次。最后患肢放平休息2 min。每次重复练习5回,每日练习数次。[郑三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手术护理[J].母婴世界,2016,13:137.]
结语
在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进行护理时,要掌握护理干预要点,为 TAO患者实施必要的干预护理,随时掌握患者疼痛动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最大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兰. 护理干预减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3).
[2]邵英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7, 3(6).
[3]李卫岚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心理康复要点分析[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8,4(6).
[4]刘文萍,谢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8,6(2).
[5]李璐.自我管理教育在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