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曹晓文
[导读] 本次实验将主要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方式对其自尊水平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曹晓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主要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方式对其自尊水平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80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抑郁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将采用积极心理学模式护理干预。虽有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社会功能变化情况、自尊水平等指标。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SSFPI评分以及SES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SSFPI评分以及SES评分,且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来看,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社会功能评分、以及自尊水平,其临床价值显著,可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自尊水平;积极心理学护理

        老年抑郁症和一般的抑郁症具有一定的擦会议,因为其常伴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社会功能缺失,并且部分患者还具有器质性病变的可能,从而导致两者互相影响,部分老年人会出现自尊水平降低的情况,进而导致其出现自残等极端情况,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当前在临床中主要认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降低患者自杀率以及致残率。本次实验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对其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80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位。所选取的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老年抑郁症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有24位,有女性患者16位。其中患者的年龄区间在65岁至8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70.21±2.19)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1年至7年时间之间,其平均病程时间为(6.12±0.54);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有22位,有女性患者18位。其中患者的年龄区间在64岁至81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71.08±1.97)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1年至6年时间之间,其平均病程时间为(6.32±0.47)。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实验将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进行,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抗抑郁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将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
        首先需要成立起专业的心理护理学小组,所有成员均由神经内科的护理教授以及高级护理人员以及初职护士组成,积极心理护理方案主要是通过运用优势、学会体味、编写自传、驱赶消极、质量控制等方面,每周最少需要进行两次电话干预,住院患者每天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干预。所有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6个周时间。具体实施方案:首先在第一周时间需要对各个患者建立起相应的档案,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整体护理过程分为发现优势、寻找快乐、心存感激、体味人生、编写自传;在干预的前两周指导患者发现自身优势,并采用调查问卷写出自己人生当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鼓励患者将这些事情写出来分享,与此同时还要为每位患者配备日记本,记录其中美如所发生的开心事件以及不开心的事情,定期的和各位病友分享最近事件中所出现的开心事情。在干预第三周和第四周的时候组织宣教,告诉患者应当心存感激,感恩身边的事情引导患者体味人生,并根据患者的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写自传。在干预第五周的时候,将患者组织起来分享应对负面情绪的措施,并鼓励患者主动积极的寻找积极心理学小组成员进行心里谈话,最后总结护理干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个人改变情况。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将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其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社会功能变化情况、自尊水平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SSFPI评分以及SES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SSFPI评分以及SES评分,且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伴随着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的明显,部分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群体极其容易出现老年抑郁症,该病症出现多表现为意识淡漠、认知功能下降以及社会功能降低等等,甚至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自残的倾向,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可知,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社会功能以及自尊水平,期临床价值显著,可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爱丽. 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3):3502-3505.
[2]黄松幼,蒙凤姬,王育红,谢玲银,贺沂,范银娇,林永雄.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 名医,2020,(12):211-212.
[3]杨雅杰.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9):1261-1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