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李倩倩
[导读]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李倩倩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 236600
        摘要:目的研究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行全身麻醉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①试验组躁动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30.00%,x=6.6462,P=0.0099);②术后试验组血压收缩压(134.26士8.65)mmHg,舒张压(85.05+6.81)mmHg]及心率[(76.92+4.91)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收缩压(150.05土10.62)mmHg,舒张压(96.72+8.64)mmHg,心率(90.02+6.66)次/min;分别(1=7.2910,P=0.0000)、(t=6.7090,P=0.000)、(1=10.0131,P=0.0000)];③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试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6.1346,P=0.013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应用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影响
引言
        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指的是包括的兴奋、语无伦次、哭喊、无意识的肢体动作和梦幻、迷惘等在内一系列不适当行为或表现,并可能会出现血压、心率异常,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出现意外伤害或者是死亡,导致患者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手术后出现的疼痛感、气管插管和留置各种导管的刺激、使用肌松药物出现的副作用以及过度的膀胱充盈状态和寒冷造成的刺激等。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属于在临床较为常见,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或者是并发症,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部分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伤害到医护人员,因此,应该通过护理服务的运用减少躁动的出现,降低躁动的严重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行全身麻醉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67岁,平均(49.98土10.42)岁;麻醉时间2~5h,平均(3.68+0.31)h;其中,胃肠道手术患者13例,泌尿系统手术患者11例,脑外科手术患者10例,乳腺手术患者6例。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68岁,平均(50.14+10.51)岁;麻醉时间2~6h,平均(3.75+0.33)h;其中,胃肠道手术患者12例,泌尿系统手术患者9例,脑外科手术患者12例,乳腺手术患者7例。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具体措施如下:(1)复苏护理:1)术后意识护理:患者术后进入苏醒室观察,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注意治疗器械对患者血管、神经的压迫情况,随时调整以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判断患者意识恢复程度;部分依赖药物、呼吸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恢复意识难度较大,需要不断通过话语引导患者的注意力集中,促进患者意识恢复的速度。术后可定时对患者进行唤醒护理,轻声呼唤患者名字,患者清醒后,引导患者回答简单问题,评估患者意识恢复情况。2)术后药物护理:随着麻醉药物对患者的作用逐渐消失,患者感官能力恢复后会感受到较强烈疼痛,需要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及时使用镇痛药物,避免患者意识恢复期间由于疼痛导致躁动。但过量使用镇痛药物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采取其他方式镇痛,如分散患者注意力等。3)术后呼吸护理:麻醉药物术后存留会导致患者上呼吸道竖线阻塞或通气不顺畅,若是无法及时解决,不仅影响患者血气指标,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情绪烦躁等,最终造成躁动。4)心理护理:患者术后情绪变化较大,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评估其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针对性解决患者内心疑问,减少患者内心担忧和不确定性,建立信任关系。同时,护士也需要关注患者家属情绪变化,及时与家属沟通,缓解家属不良情绪,以免对患者造成影响。(2)保温护理。1)体温护理。在少数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输血和腹腔冲洗,再加上术中相关部位暴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寒颤和体温较低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后护理人员应该立即应该为其提供保暖措施,如果患者体温较低则应该运用暖风机加温,并做好患者体温的监测,避免体温过高或者是过低所导致的躁动情况。在此基础上患者静脉输液的液体应该通过恒温箱加温至37℃左右。2)体位护理。护理人员要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对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进行维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体位护理。患者应该采取平卧位,适当对患者四肢进行约束,减少肢体的受压情况,打开病床的护栏,避免坠床情况的出现。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苏醒期血压及心率情况比较,两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比较

3讨论
        麻醉复苏室是手术患者转归病房的中转站,是手术室和病房之间的缓冲区。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麻醉药物作用没有完全消失,身体的保护性反射没有恢复,可能发生误吸、气道梗阻、通气不足、低体温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对此,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直至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护理服务提质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为手术麻醉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也能促进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升,进而推动科室和医院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麻醉复苏过程中,开展服务提质活动能减少不良事件,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拔管后的舒适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连露.麻醉复苏室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2):1752-1753.
[2]杨方.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4):22+24.
[3]张平.基于RBRVS的麻醉恢复室护理绩效薪酬分配方案的设计与应用[J].循证护理,2019,5(12):1136-1139.
[4]麦穗.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护理观察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6):174-175.
[5]李文慧.全身麻醉普外科手术术后麻醉复苏室体位护理的比较[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2):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