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翠娜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胃肠外科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0
摘要:目的 探究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在临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8—2019年,自2018年1月起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制定详细的质控制度,全面构建质控体系,按照PDCA模式进行小组质量管理和记录,比较应用质量控制小组项目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后,护理不良事件例数减少10以上、病人满意度得分95分以上,与实施前相比(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使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帮助提高管理效能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项目小组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应用效果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护理质量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同时也关系着医院在社会中的形象与发展[1-2]。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虽然对护士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但由于缺乏细化、具体的质控措施,护士对制度的执行率并不高,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增加[3,4]。护理质量把控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为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我科于2018年1月起实施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每小组有一个持续质量本(见图1、2、3),按PDCA进行监控。取得了较好成效。
科室管理质量包括培训、考核、检查等内容,将项目小组管理内容整理成一个持续质量本,有利于负责人按照内容进行培训、考核、检查及质控反馈,改进措施和跟踪。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8-2019年,自2018年1月起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2个病区,有40个护士,参加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均是定科护士,共28个,均为女性;年龄为23-24岁;学历:大专13人,本科15人;职称:护士6人,护师10人,主管护师11人,副主任护师1人。
1.2 方法
1.2.1成立质控小组:根据护理管理内容,将质量控制管理分为9个小组(见图1)每个小组设小组长1人,质控员2-3人,有些小组长从负责项目起,对管理工作程序非常熟悉,并且质控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是经过核心小组审核通过后才任职,构建护士长、质控员、护士的三级质控体系,确保全面提升质量控制效果。各级质控体系要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给上层管理体系提供反馈,确保质控体系质量能够持续提升。每个小组有持续质量改进本,每月将培训、考核、检查情况,记录在持续质量改进表上。
1.2.2制定质控标准 根据各质控小组的工作内容,有部分项目检查标准按照医院已有的质量标准评价表,没有的就科内拟定详细的质控标准。要求质控小组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评价,记录在持续质量改进表上。
1.2.3各小组质控工作职责 详细见表1,包括培训、考核、检查
![](/userUpload/7(13803).png)
1.2.4各小组质控工作要求 每个小组每个月检查一次,对于要培训的内容,培训后有考核,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措施,反复督查措施落实,次月做好评价并记录在持续质量改进表上。
1.3实施效果评价指标
根据护理部每月下发科室护理质量得分各科室检查得分不均分、客服下发的护理满意度得分(采用电话访问调查形式,对门诊、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有效样本由第三方统计,经过综合统计分析,计核出患者满意度)、投诉事件、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数作实施前后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结论
质量控制小组是全体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量改进的有效方式,管理方式能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整改,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护理纠纷。胃肠外科具有患者多、周转快、疾病种类多、工作量大等特点。护理工作中会出现一些不可控风险因素,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必须应用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通过制定具体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使管理过程标准化,护理人员有规范可循、依据可查。
1、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也使培训、考核达标 科室每月要培训、考核的内容很多,每个检查的标准中也会有培训、考核的要求,本研究中每一个项目小组组长每月根据持续质量改进本中内容进行培训、考核、检查工作,及时的完成,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和整改,并于次月进行评价,持续的PDCA模式 。研究前的各培训和考核率不达标,通过项目小组管理后都能完成培训、考核。
2、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 工作做好、做细后,护士在工作中不良事件减少,而在本研究中,有专分管护理优质服务小组,每月会针对服务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分析,改进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出院随访制度,胃肠外科病人周转快、急诊病人多,2017年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科室排名在中下16-22名,于实施项目管理后,排名在第1-10名。
3、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提高护士骨干管理能力 作为护长,不能面面具到的管控全科室,授权给下级护士,增加护士的责任感,主人翁精神,加强了全员护理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进行质量改进,防止问题重复出现甚至酿成差错事故,临床发现问题后可以减少护长对下属的直接管教方式,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4、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规范临床工作 每个项目有持续质量本,每月问题、措施、评价可查,都按标准进行,相关内容由同一个人培训、考核、检查也会的相同的结果。改进措施包括制定的制度、规范等,全员及时学习后按同质持续质量改进,使管理过程标准化,护理人员有规范可循,检查人员有依据可查。
5、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本研究项目中的病区管理、安全组、护理文书组、感染管理组、急救物品药品组、静疗组、护理优质服务组、7S管理小组、教学管理组等各组护理环节均得到有效控制,大大减少护理缺陷,保证患者安全。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模式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护患关系改善,护理纠纷就会减少,护理安全项目小组定期的管控病人的安全,如跌倒、坠床、疮,管道脱离等,加大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如改进管道固定法,烦躁病人的管理等,均提高了对病人全程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又比如抢救车的管理,负责人员每月一次大检查,每半年更换药品、物品,保证了药品、物品的有效期使用。
质量控制项目小组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规范临床工作,提升了护士的工作能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建议每个项目装订一个本,包括相关项目的制度、培训、考核、检查等内容,使临床工作同质化。
参考文献:
[1] 张锦芳. 优质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开展效果[J]. 中
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19-120
[2]王凤丹. 优质护理对院感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医院管理论
坛, 2015,32(5):46-48
[3]陈泽玲,叶莉,肖婷,等.探讨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
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20):112-113
[4]顾学群,沈俊俊.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
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