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于传染科肝病传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瞿佳丽
[导读] 分析健康教育对于传染科肝病传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在正式开始实验前,

        瞿佳丽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 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于传染科肝病传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在我院传染病科中选取50例患者家属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患者被确诊为乙肝,符合实验入组标准,且家属同意入组参与实验。将50例家属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家属,同时,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家属的感染发生率、满意度评分。结果:在实验后,应用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未出现感染情况;反观对照组出现2例感染,感染率8%,观察组感染率明显更低,(P<0.05)。其次,观察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护理质量等满意度评分也更高,(P<0.05)。结论:于传染科传染的预防工作中对患者家属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预防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传染科;肝病;预防效果
前言:肝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如乙肝。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具有排毒作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至关重要,而乙肝等肝脏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通过体液、血液传播,在乙肝影响下,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发热、黄疸等症状,若未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置措施,极有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乙肝等疾病传染性高,患者家属、朋友的被感染几率较高,当前,在对患者乙肝等肝脏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也应当注重对患者、家属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肝病传染预防效果。本次对照实验中,便重点探究了健康教育对于预防肝病传染的实际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对照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50例,实验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均为乙肝患者家属,通过检查分析可见,患者符合乙肝诊断标准,存在乙肝典型临床症状,如黄疸、发热等。同时,所有患者家属未合并有认知功能不全、依从性差、乙肝病毒感染等情况。在入组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家属,并使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内,男女比例13∶12,年龄介于28~55岁,平均年龄(41.02±2.36)岁;观察组中包括有15例男性和10例女性,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年龄(45.63±3.15)岁。对比来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管理实施于对照组。
        观察组需在以上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具体步骤如下:①成立小组。在正式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前,传染科护理管理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健康教育小组,保障整体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高效性。同时,护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承担着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的重担,因此应当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可定期进行培训,且也应进行针对性的考核,确保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达到要求[2]。②入院后基础护理。乙肝等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加强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病症情况,评估其心理状态,并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向患者、家属介绍乙肝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传染性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在疏导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也要告知家属不要沮丧。③日常健康宣教。因乙肝具有传染性,家属在长期与患者共同生活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因不重视而感染乙肝病毒。护理人员要重点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让其能够认识到乙肝的危害,从而在意识上提高对乙肝的重视度。④加强宣传教育。要向更多的乙肝患者家属进行传染预防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在应用传统口头宣教的同时,应增加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互联网等多样化途径,让更多的患者家属可以认识到乙肝的风险性。⑤加强日常防范。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也不可马虎,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预防规范化流程实施实施护理工作,管理小组要加强细节性管理,尤其是在手消毒、患者物品消毒等方面。另外,对于患者的排泄物,也要单独特殊处理[3]。⑥饮食。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影响严重,消化系统也会有所损伤,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增加高纤维、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同时要对患者的体重、营养量等指标进行量化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不科学饮食情况的发生。另外也要向家属讲解这一问题,严格实行分餐制。
1.3观察指标
        对比家属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结果
2.1 感染情况对比

        从表2满意度评分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乙肝等有传染性风险的肝脏疾病不仅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危害,也会给身旁亲朋好友的身体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乙肝的发病有一定的潜伏过程,前期患者症状浅显,据调查统计,乙肝患者在被确诊为乙肝时多为中期,临床症状已较为明显。患者家属、朋友等密切接触者被感染的风险较高,应当及时提升其防范意识。本次对照实验中,重点探究了健康教育在乙肝传染预防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相比,增加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科学性、针对性,让家属可以深入认识到乙肝的危险性,并在意识上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深度,为自身传染预防意识的建立提供帮助。如表1来看,使用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家属感染率低至0,反观依然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出现2例感染,感染率8%,(P<0.05)。同时,经过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观察组家属也有更高的满意度,如表2可见,观察组家属对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护理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5.26±7.24)分、(84.69±6.49)分、(82.41±7.06)分,相比对照组(74.14±7.19)分、(75.01±6.23)分、(74.62±7.11)分明显更高,(P<0.05)。
        乙肝等传染性肝脏疾病的风险性极高,使得家属有一定风险被感染,通过在对乙肝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并提高满意度,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在肝病传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虞小玲. 护理干预对一例乙肝大三阳患者的接触者的影响[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3):276.
[2]田丹丹. 乙肝病毒携带哺乳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9.
[3]孙娜. 乙肝的传染途径及护理方法分析[J]. 智慧健康,2019,5(22):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