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璇 徐芳 杨桂春
陕西省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 72300
【摘要】:目的:探讨按时发放单剂量口服药模式在疼痛患者镇痛用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发药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由护士在规定时间发放单剂量口服药并协助患者服药。对照组患者由护士将药物以总量发放给患者,患者按时按量自行服药。结果:在患者用药不良事件、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得出观察组患者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按时发放单剂量口服药模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时发放单剂量口服药模式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安全性及依从性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提升了药物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服药;按时单剂量发放模式;安全用药;效果观察
我国由20世纪70年代起,在国内的医院陆续推行单剂量摆药制度[1]。按时发放单剂量口服药是指护士在规定时间将已调剂包装的单剂量药物配发给患者服用。疼痛疾患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正确、规范、合理使用镇痛药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大部分患者对疼痛疾病及镇痛药相关知识不了解,故而在服用药物的主动性、依从性方面受影响。在采用按时发放单剂量口服药模式后,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安全性、满意度,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治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疼痛科服用口服药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别设立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范围26--78岁,平均年龄为58岁,住院服药疗程3--17天,用药种类1--3种,日常服药次数1-3次。合并症类型:糖尿病3例、高血压5例。对照组: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范围19--77岁,平均年龄为56岁,住院服药疗程2--21天,用药种类1--3种,日常服药次数1-3次。合并症类型:糖尿病5例、高血压2例。
纳入标准:①口服镇痛药物患者;②基础疾病少,用药单纯。
排除标准:①未自愿签署知情同意;②年龄小于14岁和大于80岁者;③用药调查期间失访者;④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开具临时用药总量的医嘱,药房药师审核整合发放口服药,护士取回再次核对,并在药品包装上标记床号、姓名、住院号、用药频次、单次用量。患者根据医嘱自行服药。
1.2.2观察组
①采用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模式,包装设备为深圳瑞驰全自动发药系统。设备配置有透明塑料包药袋、碳带和打印机,由医院计算机系统(HIS系统)和储存药物系统组成。
②通过医院计算机系统(HIS系统)传输药品医嘱信息,药师在药房工作站中直接读取医嘱和处方信息。审核处方后发药系统自动调配,按单剂量包装口服药。药包上标记患者姓名、病区、药品名称、剂量和数量、服药时间、服药方法等信息。护士双人核对,按规定服药时间发放,告知患者用药相关知识。对特殊时间段的药品单另发放。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用药发生不良事件的次数,计算出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率越低发药方式实施效果越明显。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满意度,满意度得分越高表明发药方式实施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结合护士发药记录和患者用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全部观察对象的用药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用表格形式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患者用药中“漏服”、“用药重复”、“误服”、“拒服”和“不按时服药”五项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userUpload/25(5026).png)
3讨论
口服给药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无创、有效且最常用的给药途径[2]。疼痛科住院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可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方面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导致其情绪紊乱、生活质量的下降[3-4]。规范、按时使用镇痛药物在疾病治疗过程是必要的,本调查就200例服用镇痛药物患者服药方式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100例观察组患者由护士在规定时间发放单剂量口服药并协助患者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较100例对照组患者表明:患者用药漏服率下降2.89%,用药重复率下降1.22%,误服率下降0.06%,拒服药物率下降0.02%,不按时服药率下降10.04%,安全用药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14.22%。满意度调查反映出护理人员参与用药管理,尤其是镇痛药物管理,病人能理解疼痛干预的重要性,配合药物治疗方案,改善疼痛控制质量,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生存质量,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较对照组提高2.3分。按顿发放药物,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体现护理工作细致入微,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模式相较于以一次性总量发放药物形式,降低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服用依从性,单次剂量准确性、促使疼痛患者可以按时规范用药,对提升药物安全性具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赵亮,李捷玮,王彬,龚纯贵.中心摆药室单剂量调配制的设计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2):78-80.
[2]李如.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8.
[3]张莹.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9,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