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良 江佳 梁以爱 黎玉玲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前言
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在身体各项功能衰退情况下,易诱发脑出血、脑血栓及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导致排尿功能异常。排尿功能障碍,会出现排尿费劲、排尿踌躇等问题,严重情况下还将影响上尿路的病变,如肾脏病变,使得尿液不能很快排除,导致肾脏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安全。为此,临床通常采用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方式帮助排尿,以缓解排尿功能异常。但是临床发现,很多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老年患者会出现漏尿情况,并发感染,影响预后效果。为此,本文选取20例长期留置气囊带尿管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找出引起漏尿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预防尿液外漏发生,报告内容如下所示。
一、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取该研究时段的20例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漏尿情况。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70~87岁,平均年龄(80.12±5.14)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漏尿原因分析
2.1心理因素
老年患者排尿功能障碍,长期依靠气囊导尿管导尿排尿会让患者产生不适,导致膀胱自行排尿沿着导尿管流出,从而诱发漏尿事件发生[1]。
2.2尿管质量因素
更换气囊时,护理人员并未仔细检查气囊质量问题,使用质量出现问题的气囊,使得气囊内压力逐渐减小,导致导尿管脱落,引起漏尿事件发生。
2.3导尿管型号因素
长时间使用型号不正确的导尿管,将使尿道及尿道内口发生扩张,无法将尿道口完全填充,在排尿时漏出导尿管[2]。
2.4导尿管堵塞问题
患者更换体位,使得体位与导尿管发生牵引或引流袋位置摆放不正确,属于假性导尿管阻塞。出现排尿浑浊、血块、尿沉淀等情况时,未及时更换导尿管,使得导尿管堵塞,从而引起漏尿事件发生。
2.5尿道括约肌松弛因素
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激素分泌量下降,使得尿道口肌肉萎缩,在尿道括约肌松弛情况下,会出现选择导尿管型号、大小与尿道口不符情况发生,使得排除尿液外流。另外,很多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治疗,尿道口紧张度逐渐下降,在腹内压逐渐升高状况下,会出现不自主排尿或溢尿等情况发生。若长时间处于以上这种情况,将增加漏尿发生风险。
2.6前列腺增生因素
男性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患前列腺增生风险逐渐升高。患上前列腺增生后,将发生梗阻性尿潴留,从而诱发漏尿事件发生。且前列腺增生患者在使用气囊导尿管时,还应在气囊充盈状态下置于膀胱内,若气囊气压不足嵌于尿道,对尿道产生较大压迫,导致周围组织坏死,堵塞导尿管,诱发漏尿[3]。另外,很多患者出现前列腺增生临床症状后,并未及时到院就诊,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对尿道造成严重损伤,使得尿液中出现血块,堵塞导尿管,诱发漏尿。
2.7长期便秘因素
长期便秘者在排便时,用力较大会增加腹内压力,使得膀胱内压力升高,刺激尿道肌肉收缩出,发生自主排尿,流出导尿管。
2.8膀胱痉挛
留置气囊导尿管时,主要是将气囊直接插入膀胱颈部,在气囊与膀胱壁密切接触过程中会对膀胱肌肉产生强烈刺激,从而诱发膀胱痉挛,使得尿道括约肌处于开发状态,导致尿液沿着导尿管流出。在刺激膀胱壁时,产生强烈疼痛感,刺激尿液排出,从而发生漏尿情况。且在此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渗血情况,导致血块堵塞导尿管,使得膀胱内压力增加,出现反流。很多老年患者每天出现膀胱痉挛次数较多,导致漏尿频繁发生,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严重创伤。引起膀胱痉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第一次使用气囊导尿管患者,很难适应导尿管,会出现不自主排尿情况,使得膀胱肌肉自主收缩,在气囊与膀胱壁频繁接触过程中,引起膀胱痉挛。(2)由于患者身体因素,使得腹内压力增加,引起漏尿。
三、对策
3.1心理护理
初次置入气囊导尿管会出现不适,因此患者会出现强烈抵触情绪和排斥行为。护理人员在留置气囊导尿管前,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气囊导尿管好处及作用等。告知患者初期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强调随着气囊导尿管留置时间的推移,在缓慢适应过程中,不适感将逐渐消失,解除心中顾虑与担忧。留置气囊导尿管后,检查导尿管通畅性,有无出现堵塞现象。同时,还应多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家属发现导尿管出现堵塞或脱落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更换导尿管,预防漏尿[4]。
3.2质量检查
每次更换气囊导尿管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且在更换前,还应仔细检查气囊导尿管有无出现裂痕、破损等质量问题。向气囊导尿管内注入10ml气体后,观察气囊体积变化情况,检查气囊无破损,导尿管通畅后,再使用[5]。若在留置气囊导尿管后发现出现质量问题,应向气囊内注入相同比重的蒸馏水,使气囊处于椭圆形。
3.3选择合适导尿管
导尿管型号对排尿影响较大,为减少导尿管对膀胱括约肌的压迫,应使用连贯式方式进行导尿管型号选择,避免使用规格、大小不合适的导尿管,发生漏尿。
3.4导尿管阻塞
当导尿管发生阻塞后,将装有20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注入尿管末端后,进行抽回,发现抽回液体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导尿管未出现阻塞[6]。也可采用从近端向远端挤压导尿管方式,检查导尿管阻塞情况。若发现导尿管发生阻塞,将装有50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与尿管相连,对膀胱进行3次冲洗。在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力量将导尿管堵塞物冲出,使导尿管保持通畅,确保尿液顺利排出。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排出尿液颜色、排出量等,鼓励患者每天多次饮水,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3.5尿道括约肌和盆腔肌护理
定期开放导尿管,减少对尿道括约肌及盆腔肌的损伤,避免括约肌及盆腔肌长期处于松弛状态。使用空瓶悬挂法改善女性患者尿道括约肌和盆腔肌功能,使用1根包装绳系于装有100ml的生理盐水瓶身,绳子另一端与导尿管相连。在重力作用下,使导尿管进行牵引,每次牵引时间最好维持在1~2小时作用,牵引结束后,缓慢放松。同时观察有无出现漏尿情况,若继续出现漏尿,应继续牵引,直到漏尿情况消失。使用纱布牵引法改善男性患者尿道括约肌和盆腔肌功能,导尿成功后,缓慢牵引导尿管,使气囊与尿道口紧密接触,再使用纱布在尿道口打结,观察有无出现漏尿情况,若继续出现漏尿,应继续牵引,直到漏尿情况消失[7]。
3.6膀胱痉挛
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及身体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减少膀胱痉挛发生。同时,还可采用定期放尿、夹管等方式,锻炼膀胱功能。每次放尿及夹管时间根据膀胱尿量决定。同时,还应让家属参与进来,辅助放管和排尿。
四、结果
引起漏尿因素中,生理周期变化8例(40.00%),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12例(60.00%),生活习性2例(4.00%),心理因素3例(6.00%),其中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例数最多,与其他三种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生理周期变化,与其他三种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体会
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老年患者使用不合适或质量较差气囊导尿管等,不仅会对对尿道括约肌及盆腔肌造成严重严重损伤,还将导致膀胱痉挛频繁发生,导致尿液沿着气囊导尿管流出,诱发尿路感染,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针对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解决漏尿问题,以减少对患者伤害,提升排尿功能。
六、参考文献
[1]王云.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3):135+137.
[2]陆艳萍.老年患者留置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5):140-142.
[3]蔡开智.危重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8):164-165.
[4]吴东颖.留置气囊导尿管出现肉眼血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5):140-141.
[5]曹俊云,董慧,张焰.高龄男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8,35(02):100-101.
[6]韩爱玲.气囊硅胶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护理干预措施尿道损伤率及患者满意度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3): 483-484.
[7]吕鑫. 研究内科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及防护对策[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24(0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