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香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610100
摘要: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四川省某综合性医院急诊产科、内科、外科等各专科就诊的人次以及在产房阴道分娩人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疫情对产科急诊带来的影响,针对性开展流程优化和再造,探索综合医院通过加强流程管理,在产科门诊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新冠肺炎;产科急诊;流程管理
自2019 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多数地区陆续进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状态,虽然在政府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下,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全国各地零星确诊患者人数依旧时有出现。进入2020年下半年以来,四川多地方均出现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孕产妇受激素水平影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其感染新冠肺炎后更易继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症,危及生命,这也对综合性医院的产科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挑战与考验。
一、案例分析
收集2020 年1月至 2020 年 11月期间,四川省某综合医院急诊产科、内科和外科就诊人数,以及产科总分娩量和产房内顺产的阴道分娩量。
![](/userUpload/21(5723).png)
从近3年变化趋势看,产科分娩人次和产科急诊人次以及内科、外科急诊人次均呈明显的逐年增长趋势。但与 2019 年同期相比,2020 年产科分娩人数和产科急诊人次数以及内科、外科急诊人次均大幅下降,特别是产科急诊人次下降幅度大,提示产科急诊受疫情的影响较其他科室急诊更大,因此更加凸显了急诊各专科中急诊产科的特殊性,以及疫情期间对产科急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急诊科产科门诊未普遍开设。国内绝大多数综合性医院仅开设内科、外科及儿科急诊,很少专门开设产科急诊。因此,孕妇在出现见红、下腹痛等先兆临产的急诊指征时,都会直接前往医院住院部产房,但在疫情期间,如果孕妇直接前往产房,则存在导致病毒传播的极大风险。二是产房人力资源短缺。由于急诊科未开设产科急诊,急诊孕产妇会被直接指引分流至产房,而产房的人力配备乃是根据非疫情期间工作进行的定人定岗,无法有效开展专业的疫情排查,一旦发生疫情,产房短期内无法配齐筛查前隔离产房及普通产房两套人马。三是产房区域设置存在潜在风险。目前,综合性医院产科产房主要设置为候产区、产床区两个区域,有的专科医院会配备隔离产房,当出现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分娩时进行使用。但现实中,很多医院隔离产房住院大楼的中央空调依然相互连通,非独立新风换气的负压产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仍然存在经呼吸道传播病毒的潜在风险。
三、对策措施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中产科急诊及产房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为保护孕产妇及母婴安全,加强医院诊疗场所管理,强化社会和个人防护,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营造安全、有序的就诊环境,必须采取务实管用措施,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强化防护隔离。
一是强化应急指挥机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成立产科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护理组长、医疗组长等作为成员,负责统筹指导防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医疗组、院感质控组、物资保障组、综合协调组4个小组,各组各司其职,高效运转。
二是强化应急处置培训。制定完善《产科病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产科病区误收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应急处置标准作业流程》等出现新冠肺炎患者后应急处理各项制度。加强对产科医护的疫情防控培训,采取线上线下培训、针对性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院感防控要求与措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及疫情期间孕产妇治疗护理要点等内容的学习。
三是优化接诊流程。实行预约挂号后分时段就诊,要求就诊患者尽量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预约挂号,并按预约时段来院就诊,减少在院等候时间,避免交叉感染。开设分诊预检,在医院门诊、急诊大厅入口设立预检分诊点,要求所有门诊患者及陪伴均从门诊大厅入口进入,急诊患者从急诊入口进入,请所有进入院区的人员主动配合接受体温检测和预检。
四是临时暂停有关项目。为保护孕妈妈安全,在疫情防控期间暂时停止孕妇学校课程和助产士门诊、母乳喂养门诊、盆底康复室等有关项目,待疫情结束后,适时再行恢复,减少人群聚集。
五是做好就诊者个人防护。要求就诊者如实告知病情,如病友有疫情重点地区旅行或居住史,或有与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接触史,或身边有亲属发热,主动告知预检分诊护士或接诊医生,并做好个人防护。要求就诊者原则上限一位家属陪伴就诊,并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医院,防止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王新燕,吴杰,鲁新华,等.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感染孕产妇管理策略建议[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5(2):200-202.
[2]李六亿,吴安华 . 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常见困惑探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2: 105-108.
[3]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母胎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等.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0 ,23(2)73—79.
[4]费小琴,张春华,陆巍.儿科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管理及防控措施[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