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1 郭珊珊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旅顺口医疗区 辽宁大连 116000 通讯作者 宋永姣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旅顺口医疗区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目的 探究血站与输血科医院感染隐患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血站和医院输血科当中出现的感染隐患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血站和输血科关系到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薄弱的环节,即是医院感染管理规定不完善,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不够,以及个别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欠缺等。结论 血站和输血科需要完善各自感染管理工作,增加行政的管理职务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从根本上上消除血源性感染的可能性,以此保证输血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血站;输血科;医院感染隐患;预防控制
血站主要是针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采集并检测等相关的工作事项,医院输血科则是负责将血液存放和对血型的检查等相关工作,因此,对血站和输血科关于生物安全管理以及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进行严格的把控,是目前医院主要热议的话题[1-2]。具体报告如下。
1 存在血站和医院输血科的医院感染隐患
1.1血站的隐患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前进,医疗市场也在逐渐的扩大,临床需要血液的日子在逐渐增加,而血站很多都是处于建设和发展阶段,而采血车在街头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采集,采血的无菌空间环境需要高度注意。
1.2输血科的医院感染隐患问题
如何医院面对改善输血科的环境和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还是比较薄弱,工作的环境设计和规划不够合理化等,且工作流程也欠缺规范性,生物的安全设施都比较陈旧,若是出现突发情况,无法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
1.3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欠缺
输血科和血站的个别工作人员针对自我职业的风险认识不够,同时对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行为能力都比较弱,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血液进行采集和离心等制备工作,上述的操作步骤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溶胶从而对整个实验室的空气都会造成污染。个别工作人员在进行血液处理时,并没有严格按照流程规范进行操作,或者是没有在生物安全范围内进行实验,例如,不佩戴医疗手套或者是佩戴已经破损的手套进行处理,从而引发操作感染的可能。与此同时,也有极个别的工作人员在污染区进行用餐,或者是玩弄手机等,甚至没有将污染工作服换掉就在清洁区进行休息,或者是到别的科室进行闲聊等[3]。
2 提高对生物安全的管理能力
2.1 增强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增加对血站和输血科的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医学宣教,定期的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检验中的相关法规制度,并按照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实施符合实际要求的消毒,对职业暴露的处理方式进行统筹并规定应急预案。针对新入职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保洁人员严格进行岗位培训,只有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升到工作岗位。
2.2 保证血源的质量
除去血站需要对血源进行检查之外,医院的输血科也要严格将血液质量把控,对试剂的质量也要引发重视,在实验当中,也要对试剂的治疗进行全程的监控,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不合格的血源进行医疗市场对输血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对需要输血的受血者在输血之前进行严格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在输血前体内是否存在病原体等情况,以免受血者在输血时发生医源性感染。
2.3 保证工作环境的清洁度
血站和输血科的环境应该在通风采光良好为宜,并且设置明显的区分标志警醒工作人员。采血车的工作环境应该清晰区分开,输血科的工作环境应该分为污染区和半污染以及清洁区。常规的划分标准为清洁区设置好,同时也要生物安全设施需要保证其安全和质量。
2.4 严格按照消毒流程进行工作
要求工作人员在进入到工作场地之后,需要佩戴整齐的工作服、工作口罩等,并且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保证手部卫生达标,工作的场地每天需要使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面对工作的桌面和地面进行消毒液擦拭,血库当中要设置专门的冰箱,严格把控细菌培养数量,针对实验结束后的血样和物品进行分类处理。
3 讨论
医院输血科是为临床科室救治重症患者提供血液的重要部门,常年承担着检验患者血型和交叉配血、供血的任务,其医疗安全对医院感染管理非常重要。输血科的检验人员长期与各种患者的血液直接接触。针对血站采集、检验、成分制备等及医院医疗、患者的废弃物、废水进行分类无害化处理,锐器具放入专门的利器盒内,由专人进行收集、暂存,再由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按规定销毁处理。医生可以通过医学检验,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确诊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预防和病情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所以,医学检验为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了更为有效,更为准确的参考数据,能够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影响,同时让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医学检验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减少了一定的人力付出,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医学检验,使其检查的结果更加的精准快速[4-5]。
综上所述,血站和输血科需要完善各自感染管理工作,增加行政的管理职务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从根本上上消除血源性感染的可能性,以此保证输血患者的生命安全。血站与医院输血科中存在一些医院感染隐患,针对此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增强规范化管理,避免血源性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6]。
参考文献:
[1]郭萍莉,王绒和.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联网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1):196-198.
[2]宋娜丽,杨竹兰,阮潜瑛, 等.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管理对策[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3):297-299.
[3]胡晓玉,吴学忠,程卫芳, 等.梅毒抗体筛检不合格献血者的梅毒确认及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2):142-147.
[4]冯兰洁.去白细胞输血在降低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1):83-85.
[5]林俊填,伍伟健,杨富燕, 等.2008-2017年佛山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28(2):641-645.
[6]周涛,胡晓玉,吴学忠, 等.安徽省淮南市无偿献血12 295人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4):171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