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在临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陈秀卿
[导读] 探析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在临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陈秀卿
        海军陆战队医院 广东潮州 521000
        【摘要】目的:探析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在临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100例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传统内镜诊断)和研究组(50例、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影像评分及消化道早癌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及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消化道早癌检出率为97.56%(40/41),显著高于参照组61.90%(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诊断中使用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可通过较高的影像评分显著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
【关键字】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消化道早癌;无痛内镜
        消化道肿瘤一般是指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常见有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近年来,由于饮食、生活或职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胃肠道肿瘤呈高发趋势,许多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因为不及时检查,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待出现显著临床表现,如呕血、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症状时已为中晚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加强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但传统的内镜诊断检查时间长、痛苦多,患者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的感觉,给胃肠镜检查带来困难,难以进行深入探查。而无痛内镜是在普通胃镜的基础上,通过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药,帮助患者迅速进入镇静、睡眠的状态,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胃镜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迅速苏醒。不仅避免了患者不适,还可通过无痛优势,避免患者影响探查深度[2]。基于此,本文就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在临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100例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36.49±13.51岁,病理活检检出42例)和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36.98±12.36岁,病理活检检出41例)。所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1.2.1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内镜诊断,即对患者实施白光内镜检查,对有高度疑似病理改变组织取出送至病理活检。
1.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即在置入内镜前,向患者进行操作讲解,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后给予咪唑安定(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22;规格:10ml: 50mg;剂量:0.03~0.05mg/kg)缓慢静注,每隔两分钟静注一次,总剂量不超过5mg。待患者麻醉起效后,以放大内镜检查、窄带成像检查、内镜下染色检查等,对有高度疑似病理改变组织取出送至病理活检。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影像评分(对两组患者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及毛细血管影像评分进行评估,模糊为1分、暗淡为2分、较清晰为3分、清晰为4分,评分与诊断质量成正比)及消化道早癌检出率(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将内镜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比,评定内镜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影像评分及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分析
        研究组患者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及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消化道早癌检出率为97.56%(40/41),显著高于参照组61.90%(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是消化内镜,包括纤维胃镜以及纤维结直肠镜的检查。通过消化内镜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胃内以及结直肠内的肿瘤情况,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并且能够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活检[3]。
        而对于胃肠镜检查恐惧的患者,无痛胃肠镜是较好的选择,通过对患者进行麻醉,使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适,可有效避免患者在痛苦状态下不自觉躁动而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且无痛内镜精细筛查用于筛查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拥有目前其它检查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尤其是微小病变甚至黏膜层的病变均可明确诊断,并且具有放大功能,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且时间短:排除检查前的预备时间,从检查开始几分钟内即可完成[4]。再加上在无痛性电子镜下对消化道出血、息肉、溃疡、狭窄等症状可以进行多项微创治疗,使患者免于手术开刀之苦。因此,对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诊断和治疗均有较高价值。
        综上所述,在临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诊断中使用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可通过较高的影像评分显著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
参考文献
[1]班海滨. 无痛内镜精细筛查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率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药前沿, 2018, 8(034):227-228.
[2]黄翠萍. 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在消化道早癌临床诊断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9, 026(005):119-121.
[3]鞠燕鹏. 无痛内镜精细筛查提高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诊断率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7):164-165.
[4]夏佳薇. 消化道早癌筛查技术的研究进展[J]. 重庆医学, 2019, 048(006):1014-1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