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新进展探析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王沙沙
[导读] 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存在预后效果不佳的情况。

        王沙沙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四病区 272000 山东济宁
        摘要: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存在预后效果不佳的情况。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期间,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正是基于此,对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探析。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进展
前言
        肺源性心脏病疾病大多继发于肺血管疾病、支气管-肺疾病以及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我国年发病概率高达0.44%,属于我国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死亡概率较高,患者预后效果差,为了更好地提升该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必须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一、护理路径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指的是专门针对某一疾病所创建的标准化护理、诊疗管理程序。以往研究发现,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式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提升患者对于该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不仅仅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治疗所需费用[1]。
二、护理模式研究
(一)综合护理模式
                综合护理措施是集小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优势为一体的护理措施,主要采取主管护师、护师以及医护人员组成患者的护理人员结构,共同完成一组患者的护理工作[2]。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期间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此外,该护理方式还可以提高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饮食管理依从性以及运动管理依从性,推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提升,及时缓解患者所存在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二)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措施主要是将临床证据、科研证据以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进而得到患者护理工作的实施依据,为患者后续的临床护理决策服务的护理模式之一。在护理肺心病患者期间,采取循证护理可以为患者创建专业化的循证护理团队,在日常护理中发现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对所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不断细化和优化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措施。对肺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的心功能和肺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让患者能够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提升患者用药合理性以及饮食合理性,增进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度,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三)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措施要求医护人员在护理期间必须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强化基础护理措施,积极改进自身护理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护理内容,为患者提供优质和安全的护理服务。研究发现,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式可对患者存在的憋气、咳、痰、喘以及啰音等等情况进行改善,缓解患者所存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功能,进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四)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措施主要指针对各类因子的影响所发展得出的一种给予患者最佳状态的护理模式。通过以往的研究和实践发现,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实践,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此外,该护理方式还可以提升患者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以及心理功能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提升,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以及情感职能,提升患者的社会融入程度,对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提升。
(五)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措施指的是在现代化的护理观念指导之下,整体性地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某一类或者某一个病房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当中。研究发现,整体护理措施可以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等指标进行改善,消除患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医院内护理纠纷发生率。
(六)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措施主要针对于出院患者,让出院患者可以得到协调以及连续的卫生服务,进而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概率,同时也是降低医疗卫生服务成本的护理模式之一,该护理方式是患者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是整体护理措施的一大组成部分。通过延续性护理措施可弥补患者结束治疗之后的护理服务空缺,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让患者能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护理工作的昂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七)家庭护理模式
         家庭护理模式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在护理患者期间以护理理论作为思想指导,以患者家庭作为服务对象,对护理程序作为工作方法,切实保证患者家庭健康。以往研究当中,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措施可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升,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护理期间让患者能够获得来自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提高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信心[3]。
(八)集束化护理
        集束化护理措施指的是针对某一疾病患者或者某一例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循证证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一种护理方式。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患者呼吸困难的问题,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提升患者护理舒适度,同时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本研究中,从各个不同的护理模式为角度重点阐述了肺源性心脏病疾病的护理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研究,体现出了目前我国临床护理工作所取得的进步。但是目前依旧缺乏统一性以及规范性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无法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护理服务,这也是后续广大研究工作者必须为之奋斗的一大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冯琼芳,吴瑞英.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7-9+28.
[2]徐桂霞,郑兵. 加强护理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当代医学,2020,26(04):188-189.
[3]刘侠,鲁婧,李娟,王艳,柯嫦,张丽,周洪. 5A护理干预在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功能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