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梅
山西省洪洞县玉峰街实验小学 0416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地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概念及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借助几何直观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帮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读懂图是画好图的基础,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画的机会,提高学生画图的兴趣,教给学生画图策略。本文就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画图能力;策略
引言
小学是一个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时间点,小学教师的授课不能够仅仅地只是传授给学生课本所学的知识内容,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要在学生的学习之初,给学生打好一个学习的基础,帮助学生培养起个人的学习技能,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随着近些年的课程不断改革,小学数学对学生的培养也多了画图教学这一项,画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画图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其必要性。
1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优势
数学这门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形”与“数”,合理地转化这两者是每个学习数学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数学解题中,小学生若是能够合理地运用画图法,可以通过“按图索骥”的方式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点。借助画图,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以及“待求问题”能够直观地、快捷地、迅速地显示出来。这样,学生也就有了明确的思维方向,从而快速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有效解决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或者说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众所周知,小学生其思维还不够成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利用画图法,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有助于降低学生解题难度。而且,掌握了这种解题方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画图分析的能力也会因此得到培养,这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在课堂上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明显;第二是教师对画图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直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做题,这种学习方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第三是教师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方面还有待提高,在数学教学中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开发,让学生重复地做相同题型的题目,缺乏引导学生在新题型上的探究。
3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3.1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学生的课堂听课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关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画图教学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课堂上能够更容易地开展,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能够很好地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画图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减少自己做题时对教师的依赖。
3.2引导学生读懂图是画好图的基础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已经做了有针对性的安排:在一年级,教材出现了大量的情境图、实物图,画图策略处于萌芽阶段。二年级开始出现用直条图呈现信息,逐步抽象数量关系……教材的安排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对画图策略逐渐认识、理解、运用的过程,为学生积累了足够的表象与经验。读图是画图的基础。一、二年级更多的是读图训练,如果良好的读图的习惯训练不够,那么以后根据信息用图示来正确表达也将存在问题。比如,如果乘法的意义没能建立清晰的表象,那“倍”的概念建立就会出现困难,要求学生用画倍数关系的线段图分析复杂的问题就更困难了。所以在画图解题能力的培养中首先要重视对读“图”意识的正确渗透和引导。(一)读懂“数的意义”例如,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刚学习数学知识时,教材首先就是通过数与物(形)的对应关系,初步建立起数的基本概念,认识数。在“?1?—?5?的认识”时,通过数“农家小院”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数,并且每个数都是在几个具体的人或物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教材结合?2?只小鸟和?6?个文具盒的实物图,呈现了一个从多角度表达事物数量的例子,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摆小棒、示意图、手势)来表示数,经历从具体情境中理解实物、图形与数字符号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初步感知各数的基本含义。(二)读懂“呈现的信息”通过具体场景或直观图呈现信息。例如,一年级(上册)解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教材多次呈现情境图,要求学生从图中找到条件和问题并解答。(三)读懂“数量之间的关系”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限,读图不仅能帮助孩子读懂题意,理清题意,还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加形象、更加具体直观,通过图直观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从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开始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一对应”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和不等关系,为后续学习解决“比较两个数量间多与少”的问题积累方法。
3.3提升学生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些年来,画图教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推广,因为画图教学这一学习模式,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画图解决问题时,思维会比较清晰,然后再一步步寻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能够很好地锻炼出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很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小学数学考试的题目中,最困难的题目就是应用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整地解出来。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面,教师应该引起重视,运用画图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应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最后一道大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分析,需要深入研究。其实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本上学过的知识,只是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上面出现了问题,不能完全明白题目的意思,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放弃最后一道题的原因。而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最后一道应用题时,采用画图教学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分析题目时更加简洁明了,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解题思路。同时,学生在图像化的表达方式下比较乐于接受,吸收效果也是最好的。
结语
画图体现的是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另一种?“语言”表达,是学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梳理思路的过程。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把文字转化成图画,进而明晰数量关系,再让图画凸显数学思维的过程,真正做到把数学思维“画”出来,“画”出数学的精彩——?—?让数学思维看得见,让数学思维“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欣?.?对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解析?[J].?中华少年?,2019(9).
[2]?南兆杰?.?对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J].?好家长?,2019(25).
[3]?王坚?.?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画图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