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连珍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千顷学校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升当前的教学成效,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一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但经过观察发现,有些数学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法还不够熟悉,影响了当前的教学效果。由此,本文将着重探究五环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五环节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五环节教学法其实主要源自于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主要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够不断回顾已学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扮演一个教学讲解者的角色,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因此,通过五环节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优化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
一、论述“五环节”教学法
五环节教学法,即教学的五大步骤,观、思、读、讲、练。观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同时,在教师提出观察材料之后,学生能够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基础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思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根据数学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掌握不同的数学原理,学习多种思维方法。读这一环节强调学生能够从数学教材中挖掘实用的信息,学以致用。讲这一环节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科的逻辑结构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关系来采用有序的教学模式,呈现系统化知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重点。练这一环节强调的是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练习实践环节能够不断巩固理论性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与能力。通过五环节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探究"五环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生动数学课堂
在应用五环节教学法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基础的感知,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内容。因此,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现更加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让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如在信息化时代,很多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实际的帮助,同时在教学中也起到了明显的辅助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自主研究数学现象,教师可以运用可视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引入。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原型实物,如摩天轮、自行车车轮等。通过这些生动的生活实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让学生来描述圆的特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也能够让他们对于圆这一内容有基础的了解,更加深入地去挖掘圆的性质。
(二)设置数学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有效地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思辨能力,让他们在遇到不同的数学问题时可以高效地进行解决。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先不要为学生直接讲解关于圆的面积计算方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思考,这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进行联想。如有的同学在圆内和圆外分别画了两个正方形,他们明白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就可以计算出图中圆内外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判断出圆的面积介于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间。还有的同学想到以往教师在推测图形面积计算方式时都会进行图形的拼接处理,所以有的学生在硬纸板上画了一个圆,然后将圆分成了若干等份,在剪开之后,学生发现将这些近似于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进行拼接,最后得到的图形接近于一个长方形,这时候学生就可以联系长方形,得出圆的面积计算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形成有效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三)提供数学文字材料,指引学生归纳重点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所以教师的教学效模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习惯直接为学生归纳重点,让学生记忆重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具备较强的知识提取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可以学会从数学文字中去获取有效信息,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供几道不同的数学应用题题目,然后让学生从这几道题目中去提取关键的信息,如题目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学习。
(四)串联数学教学重点,精讲数学学科内容
前面几大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地进行学习,在完成前面的几大环节之后,教师的讲解就是教学的关键内容,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某些重点,但如果教师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的知识领悟力较差。因此,为了让当前的教学呈现出系统化的趋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学会凝炼教学重点,精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教师先提出一个教学的核心点,然后围绕这一点不断地进行分散化的知识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来不断地掌握教学重点,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有效开发学生的数学潜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完成数学题目练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在完成了教学讲解之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来进行相应的练习,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巩固学生所学,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找到自己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置差异化的数学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求每一位同学必须要独立思考。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做好批注,教师针对于学生存疑最多的问题来进行统一讲解,在这种情形下,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合理地进行应用,真正掌握数学原理,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五学环节教学法可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不断进行思考,学会归纳问题、总结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新兴. "五环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学苑教育, 2011, 000(013):P.50-51.
[2]邢浩. "五环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10.
[3]王金艳. 把握教学"五个环节"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C]. 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下).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