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1期   作者:曾梦洁
[导读] 在课堂主题设计,课前教师备课,课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曾梦洁  
         濯田中心学校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366300      
         摘 要:在课堂主题设计,课前教师备课,课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后的检测与习题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得美术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渗透。在核心素养高要求的大环境下,教师要加强自我认知,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有效性以提高学生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育;教学策略

         由于一些教师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新型教育思想冲击之下无法权衡适当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使得教师以及学生对于答案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和一层不变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将情感融入到教学衷以增加学生美术的质量提高美术能力。
         1 美术教学提升的重要性
         在学习美术时,如果要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应着重于美术指导。美术会让人越来越聪明,对社会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更有自己创新的想法。美术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在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小学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学生日后在社会生存立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为美术绘画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与绘画有关的信息过程中获得成功。在小学美术课上,铅笔经常被用来画一个固定的框架以及画出基本的图画线路。但是铅笔与油画颜料相比在处理纸张的过程非常困难,由于其具有无色的特点,因此很难引起画作者的注意。而美术的学习会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美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清晰
         由于新课改下,传统教学观念和新的教学思想发生一定的冲突。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存在混淆的情况,不能完善的落实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上达不到提高学生美术能力的教学模式。比如:很多老师以静物素描主题的美术教育作为学生美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教育手段,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到静物素描范围过于庞大,学生的大脑发育不完全思考问题简单,很容易在范围过大的教育中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刻。一些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静物素描本身反而一味的追求静物素描反应的内涵和传播的思想,将其强行灌注到学生的大脑中。
         2.2 教学过程中引导问题
         很多教师把握不好主次之分,在教育的过程中很难让学生有效的学习与提升,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对于美术本身的理解。也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追求量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最后导致学生成为了应试教育下缺少独立思考能力的产物。
         2.3 教学方式问题
         一部分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秉持原有的传统思想,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课堂模式,营造一个新的课堂氛围。将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引入课堂与美术相结合,将会大大提高美术的趣味性。将现代科技手段与课堂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在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科技时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力量。
         3 美术学科教学策略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意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应鼓励学生对于美术学习产生兴趣。知识渊博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受良好的教学氛围到并良好的消化教学内容。用自身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美术习惯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热爱以及对榜样的尊重。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采用教学模式转变密集弱势班级,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力量。与学生一起创造特殊的教学环境,并使学生参与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技能的热爱,提高在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对于学生美术教育的成效。美术是注重绘画逻辑和美术思维学习的学科。在基础教学阶段,学生们往往处于认知不完全的阶段,要发现并建立自己的优势并不容易。绘画课程可以通过动画或游戏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静物素描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的教学提供了很强的趣味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加强了对于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
         3.2 拓展美术内容
         在美术教材中有很多的课外扩展内容,这些内容在满足趣味性的同时,又与课堂本身息息相关。加强对于美术教学内容的扩展在抒发教师情感的同时也使得教学目标高效化实现。传统的美术教学作用在某些领域是有限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实际的教学问题。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侧重于对美术技巧的搬运和死记硬背。静物素描的应用很大的锻炼了学生的美术思维,强化了美术学习成绩。
         3.3 选择适当教学方式
         老师可以布置适当的场景来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人物的内心和角色的心理历程。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对于美术想象感。学生会在画面中感受到文学美术本身的魅力,在一次次的自我思考和经验积累中提高自身的美术思考与分析能力。在课堂上,每个班级都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优等生。按照传统的模式,应针对具有不同理解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班,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父母的接纳程度。分班教学需要很多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并且很难运行。通过使用分层次教学手段,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在传统教学之外以适合其学习环境的方式学习,并且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教授学生。
         3.4 利用微课进行美术教学
         为了良好有效的向学生传达知识点要求微课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结构简单,在制作的过程中看似简短几十分钟对内容的把握必须要精到。在投入到使用后一次次地分析微课制作的技巧方法和对学生的有效性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对微课制作的要求,将具体美术的知识点与考点相结合,在微课中进行全方位的讲解。教师在具体制作微课的过程当中,应将考点与知识点进行一一对应,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觉到课堂视频的立体和多元化。将美术知识进行结构化。在微课视频中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细化的理解具体知识点,在自身的大脑中进行结构化联系各个知识点,并深刻掌握具体知识。除此之外,微课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作专项针对性的学习微课,比如知识点复习专项突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的复习。专项突破知识点制作的同时要与学生沟通得当,做到精准打击到学生的薄弱点,提高学生成绩完成教学目标。
         3.5 加强图片欣赏与线性结构解析能力教学
         小学静物素描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绘画能力,使学生可以欣赏图片并分析线性结构,即增强学生学习绘画的能力和美术素养。为了实现线性结构立体化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对于美术结构的理解以及特定结构的绘制。线性形状是指阵列中所绘对象阵列的特定结构,对于线性结构的理解有利于绘画过程中具体的思维立体化。对于不是专业学习美术的学生,在静物素描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很难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原有的美术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将具体绘画方法和画作分析整合到特定的学习中,以身作则地进行细化教学,并根据特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专项培养。
         3.6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理解个体差异性
         实施以学生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并指出小学生阶段的学生在美术素养和学习态度上存在差异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地去培养和改变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美术基础较差的小学生,应更多地注意和指导他们的学习。实物静物素描被用作小学阶段教育和教学的有效工具。在通过实物静物素描教学时,小学老师应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以充分了解教室中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个性,并为那些快乐活跃的小学生提供学习乐趣。尽管我们确实承认了实物静物素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但我们还应规范具体的教学方式。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具体分析,要想做好美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适当地分析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当紧抓教学目标,涉猎课外知识点,内容变的丰富,让学生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万风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7,(04):133-134
[2]裴媛嫄.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7,(10):145-146
[3]孙玉龙.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7,(05):18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