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吴宝传
[导读]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

         吴宝传
         江苏省沛县中学  221600
         摘要: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是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发散学习思维,提升学习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章对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
引言
         面对教学目标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必须随之调整。教师应充分借助情境教学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述
         情境教学法的重心在于“情境”二字,情境的内涵又极多,所以在此将情境与教学联合在一起进行理解。“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而特别创设的有一定意义的环境;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学中的情境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和氛围。”这种情境,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创设,而是要根据课堂情况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去设定。
二、情境创设的原则
         (一)真实性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重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借助真实的情境,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最终实现高中政治的高效教学。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等,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适切的、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由“情”到“思”,引导学生从对知识的追求逐渐上升到对理性的探索。
         (二)新颖性原则
         新颖性原则在辩论式情境教学中的本质在于辩题的选择要富有新意,根据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将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以及案例引入课堂辩论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情感共鸣。例如,“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依赖政府还是依靠个人”的辩题选择,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话题不仅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题,同时也是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要面对的问题,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三)趣味与理性相融合原则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习过程有很强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简洁的情景剧、丰富的图片等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以更好的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改变高中政治课堂沉闷乏味的教学现状。同时,围绕课堂上呈现的教学情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能够相互讨论,有机交流,以最大程度提升课堂的互动性。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使得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当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使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容量得到极大的丰富,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考、查阅的学习资源,同时对于政治课程的内容,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运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展示,这样使得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调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要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教学提供强大的助力,调到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分析和探究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学习政治的驱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讲“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内容时,授课前笔者通过互联网搜集了一些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验成功的新闻视频,经编辑加工后制作成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播放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布置“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什么关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进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在这一情境下,学生被视频内容所吸引、被问题激活思维,通过自身的观察与分析,了解到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和三个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课程内容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应充分借助问题情境模式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和认知能力等,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为学生设置悬念,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分析,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中,教师借助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例,冬奥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北京、张家口地区经济的发展。之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几个熟悉的品牌标志,提出问题:“它们属于哪种经济类型?属于哪种企业类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了解了我国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聚焦政治情境教学,有效融合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开展政治课堂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还应聚焦政治情境教学,有效融合传统文化,在课程授课中施以更多中华文化元素,并借助有利教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就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来看,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论性和趋难性会给教师的指导工作和学生的知识理解掌握带去一定的阻力。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必须具有创造性和趣味性,这样学生在学习具体内容时才不会因枯燥乏味而失去动力;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和思考中必须充分发挥思维活性,最大限度释放自身潜力,专注于课堂学习。如此,才能创造更高的学习效率,确保学习质量的优质化。要做好以上之要求,要求师生一同努力,尤其是教师,要聚焦政治情境教学,切实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
         (四)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政治教学开展教学的展开,以教材为主线,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初,就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主线,巧妙预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为新知识的呈现做好有效铺垫。以“消费者心理面面观”这个部分为例,在教学政治开展之前,教师就可以以一个问题情景切入。在一个花团锦簇的山上,有很多空地,老师让你们选择一个地方建房子,你会选择什么地方?这样一个开放性情景的提出,很好的激发了学生讨论热情。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建在山下,既方便观看山上的风景,又能与大家聚在一起非常的方便。有的学生不走寻常路,要去山顶建,认为视野更开阔,还有的学生想要在半山腰建一栋既能往山上走,又能往山下走。还有的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很富裕,只需要在一个相对偏的地方建一座小房子就行。学生的这一心理恰恰反应出了学生的消费观,结合学生的消费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性思考,并逐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结束语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的策略,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同时可以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与辩论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发散学习思维,实现政治课程的灵活应用,将理论和实践现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双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4):191.
[2]邹丽娜.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中的应用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3]张晓涵.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实效性提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4]张田田.情境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富新泉.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实施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