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超
华能大庆热电有限公司 黑龙江大庆 163711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厂热工生产已无法满足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其经济效益也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升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性能,提升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逐渐将智能控制应用到其中,主要就是针对电厂热工自动化生产过程和状态,加强其控制力度,以此减少生产问题的产生,实现良好的生产效益,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进程。基于此,对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运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控制;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资源在人们开展的各项生产、生活中有较多的应用。所以需要各个地方的电力资源生产企业,对电厂可以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及物力方面的支持,采购和使用先进的电力生产设备系统。使得电力生产工作的质量、效率与之前相比较有较大的提高,后续可以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电力资源,可以持续且稳定提供可利用的电力资源,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用电需要。
1智能控制概述
智能控制主要是将控制设备和定量相互结合,并且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对各项复杂、繁琐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以此减少各项问题的产生,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后形成一套完善的数学模型和知识系统相结合的广义模型,并且自身带有检测、定位以及搜索等功能。另外,智能控制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人员仅仅需要在工作的时间内落实各项监督工作,明确生产期间是否产生异常,若是有可以立即进行解决,确保生产的稳定性。
2电厂热工自动化现状
当前,电厂热工自动化领域中,其主厂房控制系统常常采用的是DCS,辅助车间采用的是PCL。其主要原因在于,DCS系统早期价格较高,而辅助车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是可以出现中断的,因此,辅助车间对相应的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的要求不高,同时,在辅助车间所采用的系统对相应的模拟量控制相关要求也比较少,为有效控制成本,所以通常在辅助车间中所采的大多是PCL系统。在电厂热动自动化中,主厂房中的发电机与锅炉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系统信号中要有着一定比例的模拟量,更加注重系统的性能,因此,在系统应用中更多的使用价格较高的DCS。表示模糊控制的锅炉压力领域中,AP论域能够充分表示两个运行周期中锅炉压力变化情况。相应的周期在经过自动调整后,相关负荷会在出现大幅度变化时,相应的控制响应速度会有一个很大幅度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锅炉的实际情况以及所采用的煤炭资源质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调节的效果。从隶属度曲线所边线出来的交错重叠情况看,可以了解到,在参数变化领域中,模糊控制算法有着很强的适应性,这一点能够从锅炉的实际运行中看出。
3智能控制的具体应用
3.1控制温度
做好电厂热工自动化生产温度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各项生产问题的产生,因此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生产温度的控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电厂热工自动化生产的时候,若是发现温度出现异常现象,那么可以利用智能控制对热量系统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保证温度呈现稳定状态,并且对惯性和滞后时间等方面进行控制,以此避免产生异常现象。
(2)智能控制在生产温度控制的时候,可以利用模糊控制的方式,对过热温度和热负荷等方面进行控制,这样一旦温度产生异常,单元系统就会自动调整,以此保证电厂热工自动化生产的有效性。同时,智能控制在生产温度控制的时候,可以加强对燃烧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控制,这样可以保证燃烧能源可以充分的燃烧,降低对能源的损耗,实现良好的生产效益。
3.2机组负荷经济分配优化
在传统的火电机组控制系统中,直接调控对各台单位机组的目标负荷属于自动发电控制的关键,通过硬接线的方式将电厂端机组DCS与远程终端连接,即可保证远程调控效果,电厂及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同时得到保障,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表现欠佳。随着“竞价上网”和“厂网分开”的深入实施,传统自动发电控制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为实现电网营运的经济性提升,各个机组分配电厂经济负荷需要以各发电公司单独发送负荷指令为依据,自动发电控制与火力发电机组可有效连接起来。SIS系统多以单元机组实时性能计算结果和耗差分析结果为依据,由此得出的实时特性曲线可反映机组负荷,负荷经济分配实时效果可由此掌握。具体设计可将SIS系统的通用功能与MIS系统相结合,以此打造兼具SIS系统功能和MIS系统功能的综合化系统,电厂调度工作需要满足、初始投资节约、电厂日常信息管理水平提升均可由此实现,排放指标和能耗控制方面的问题也能够更好解决。
3.3热工仪表非线性特性校正方面的应用
在电厂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应当保证所使用热工仪表精度性能的可靠,使用高精度热工仪表才能有效电厂的生产效率。在应用相关仪表过程中,一些热工仪表的非线性热性,很容易影响相关仪表的精度,比如,节流式流量仪表与差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热电偶温度仪表相应的热电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非线性热性。为有效解决相关影响问题,就需要充分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对电厂热动自动化中相应的热工仪表非线性特性进行校正,保证相关仪表精度符合相应的生产要求。要注意合理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相关内容,可以在热工仪表非线性校正中应用模拟线性化方式,以保证校正效果的良好。同时,还要注意灵活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知识,通过自动化技术整合利用相关模拟信号与硬件设施,以此线性化处理相关热工仪表的输入信号,在相关仪表的非线性特性矫正处理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信息,从而保障相关校正结果的良好。对于智能热工仪表,可以结合计算机网络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等相关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三维空间来实现数字线性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于所输入的信号,要进行转换处理,这样就能够获得相应的数字量,并在准确计算后,让智能热工仪表输入信号实现线性化,这样就能够有效保证这类智能仪表的非线性特性校正相关要求。
结束语
为了强化电厂热工自动化生产控制的力度,逐渐将智能控制应用到其中,通过自身的控制方式,深入到各个生产环节,确保良好的控制效果。同时,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的时候,根据生产情况做出判断和反馈,明确其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或者已经产生问题后工作人员根据情况进行解决,以此保证其控制效果,提升电厂热工自动化生产的稳定性,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翔宇.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2):164-165.
[2]顾伟.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128-129.
[3]孟祥鹤.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