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海珍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天宝乡中心学校
身处信息化高速发达的时代,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型”新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都无比期待:在课堂上,学生能以主体身份开展自主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不断得到提高。
随着教育及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不断显露出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种师生地位关系上体现出的“不平等”,也是造成学生缺少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进行的一种“被动”学习,教师个人的能力素养和学识眼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让学生“变形”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室座位的排列和摆放一般都遵照“左右并排,前后并列”原则进行,这种座位方式显然是不便于学生进行面对面合作交流的。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打破定式思维,按照更有利于学生交流学习的根本宗旨将学生的座位重新摆放。教师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4至6人为一组,人数不宜过多,让学生面对面围坐在一起,以便进行交流合作。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更利于各个小组之间开展公平公正竞争。
二、给学生“定位”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教师要根据各个小组成员的特点,给学生进行适当“定位”。既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又要突出每一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同时,要在各个学习小组中传递一种观念,形成一种认知,即小组中的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高度负责,而且对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也要负责,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责任和义务。
任何一个集体中,“导演”的角色都很重要,而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小组长就是这个小组开展日常学习的中转站。一个好的小组长能够迅速带动每一个组员按照自己的角色,各司其职,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例如:在一个4人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尽可能选择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合作学习后的讨论结果,优先选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由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组内分工明确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针对每一个同学在小组内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者轮换,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
三、给学生“洗脑”
构建学习小组的初衷是要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以此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小组成立之初,小组内各成员的角色定位就不同,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很有必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培训。第一,要独立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合作并不等于“依赖”,发言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第二,要学会认真倾听。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方法;第三,要学会质疑。能够听出别人发言中的不足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第四,要学会补充和完善。能在小组其他成员的基础之上加入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改完善;第五,要学会吸收。时刻坚持以学习的态度虚心接受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求同存异。
四、让学生“表演”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四个步骤。
1.明确学习任务。 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探究。 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合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引导。
3.交流学习。 小组成员通过探究,分别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4.反馈结果。 小组间的交流探讨完毕后,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最终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在本次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评价。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学习任务一旦下达了,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也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得多,教师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另外,合作学习也极大地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单独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严重不足,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良性局面,最终实现有效、高效学习的目的。
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1、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分组意识,小组内只有极个别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小组可能都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差生”,任务无法完成;有的小组可能都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讨论很沉闷;有的小组可能都是好动的男生,思维缺乏互补性。
2、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有的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以及过程都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讨论的内容没有限定,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大大缩减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讨论的时间也没有限制,有时学生还没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
3.合作等同于依赖。 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部分学生没有进行独立思考,而是坐享其成。因此,教师要特别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都要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是要给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总之,“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会发展,进行终身学习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小组合作”都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高效课堂”都是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从自身角度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修炼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