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珲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 宁夏 银川750001
摘要:分布式光伏是建在既有建筑物屋顶,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在基建期间,分布式光伏具有分批并网、点多面广、屋顶企业类型差异大等特点,对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鉴于此,本文对分布式光伏基建安全管理的难点与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安全管理;难点;应对措施
引言
分布式发电市场有3种模式:a)直接交易模式。分布式发电项目与电力用户直接进行供电交易,向电网企业支付一定的“过网费”。b)委托电网企业代售电模式。c)电网企业按标杆上网电价收购模式。由于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目前的方案将影响电网企业的传统业务,减少其收入和盈利,电网企业的行动并不积极。但是,随着电网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转型,它们可通过旗下的能源服务子公司投资分布式光伏项目,这将成为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持续发展最具潜力的路径。
1基本原理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吸收光电子,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交流电能。整个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光伏并网计量箱、通信系统及监控系统组成,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主要由升压斩波器、并网逆变器、保护装置、滤波单元构成,将太阳能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压敏电阻直流防雷装置、直流EMI滤波单元、MPPT升压电路后,送入并网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经过电容滤波、交流EMI滤波单元后逆变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再由光伏并网计量箱输出接入并网点。并网后,通过并网控制装置使太阳能光伏组件一直运行在最大功率点处,与主电网一起为用户供电。
2分布式光伏基建安全管理的难点
难点一:受诸多因素影响,基建期间安装光伏的屋顶企业一直在调整,本项目最终安装光伏的屋顶企业15家,仅有4家在可研报告、初设报告名单中,导致安全管理工作被动。
难点二: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周期短,点多面广,多个作业面、多工种同时作业,安装光伏的屋顶企业类型差异大,屋面施工条件参差不齐,导致安全管控难度大。
难点三:受“小项目、小工地”习惯性思维影响,参建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规范执行不严,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隐患大。
3分布式光伏基建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3.1加强施工队伍管理
施工队伍好坏严重影响项目安全管理目标能否实现。要严把施工队伍准入关,从招标文件资质条件设置、技术规范编制、预排费用安排入手,确保招到符合要求、信誉度高、管理水平好、分布式光伏基建经验多的施工队伍。要严把施工队伍入场关,重点审核现场人员资质、施工机具、安全设施、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等。要严把施工队伍过程关,确保现场人员数量和质量,满足项目安全、进度、质量要求。
3.2加强危险源辨识
本项目光伏安装的屋顶企业,五花八门,有木材仓储、纺织品仓库、包装厂、化纤厂、玻璃厂等,屋面条件差别大,有的是水泥屋顶,有的是彩钢瓦屋顶。加强屋顶企业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以化纤厂为例,企业原料仓库中存储着大量易燃易爆物品,企业用电线路杂乱无章,而且屋面为彩钢瓦,局部老化,承载力和防水差。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施工前对企业原料仓库进行硬隔离;派出电气专业人员协助企业整改用电线路;对彩钢瓦屋面进行加固;设置专用施工通道;对屋面现有的采光带、天窗、泄压装置等,设置明显的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企业屋面四周设置防护围栏施。
3.3多台逆变器并网运行的谐振抑制
(1)利用输出阻抗模型分析多台光伏并网逆变器间的交互影响。通过分析输出阻抗模型传递函数,研究并网逆变器数量、组成比例和电网阻抗对系统谐振特性的影响,并软件仿真验证分析所得的结论。
(2)分析控制器间的时间误差对谐波的影响。由于光伏并网逆变器之间的控制单元是独立控制,因此,控制单元间的控制时钟不可能完全同步,这个细小误差会使得逆变器单元输出电压频率存在差异,导致谐波问题。针对多个并网逆变器的谐振问题,采用多种控制方法对比,综合提出抑制谐振的方案。
3.4政策的支持与激励
有关专家指出,只有充分认识光伏发电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光伏产业的发展形势,抓住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才能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广泛应用。政府不仅应从政策上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给予鼓励,还应优化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审批流程,提高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此外,政府还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以此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强化。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弃光限电”的现象相对比较突出,尤其是对于西部光伏能源较为发达的区域,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产业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光伏发电产业失衡的问题。对弃光地区光伏发电实行保障性收购,一定程度上托底光伏能源项目的收益,对新能源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对于改善优化光伏能源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建设、转变城乡用电理念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分布式光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为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3.5三相不平衡治理
(1)分布式光伏发电与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分层控制。根据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的方法,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台区的出力特性,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的响应速度和稳定特性等;同时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容量大小和布点对三相不平衡治理效果的影响。
(2)分布式光伏-储能与三相不平衡协调治理。分析靠分布式光伏治理三相不平衡与依托光-储联合系统调节三相不平衡的区别,并研究储能容量大小及布点位置对于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影响;结合分布式光伏布点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光-储系统容量大小及位置对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影响,以此为目标对于光-储系统进行优化配置。
3.6加快推进“源网荷储泛在调度控制”研究与实践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重点科技方向,将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等调节资源纳入电网优化调度和实时闭环控制,实现削峰填谷;建立全新的电力辅助调峰运营模式,利用虚拟电厂等新技术充分挖掘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内的清洁能源消纳潜能,实现友好并网消纳。
结束语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和光伏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光伏发电产业在农村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1,2]。由于农村地区范围广阔,农村配电网一般呈简单的辐射链式结构,用电负荷较为分散,配电距离较长,供电质量相对不稳定。利用光伏发电性能特点,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地应用到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光伏发电并网调控相对较难,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适应农村地区配电网特点的并网逆变控制装置,提高光伏就地消纳水平,解决农村电网电压不稳、三相不平衡等问题的影响,促进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粉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探讨[J].上海煤气,2019(01):26-28+32.
[2]付振涛.浅谈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工业园区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9,21(01):12-13.
[3]孙换春,拓行.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04):32-34.
[4]胡新慧.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安全的影响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9(12):75.
[5]金迪,王元凯.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运行安全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5(3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