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9期   作者:章彬斌
[导读] 绿色防控技术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章彬斌
        台州黄岩临湖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
        摘要:绿色防控技术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水稻发生的各种病虫害问题开展有效处理,同时,能够确保防治综合性。本文主要分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引言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将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运用到水稻栽培过程中,既有助于水稻栽培质量的提高,又有助于水稻经济价值的提升。因此,为确保农产品栽培种植质量水平,需在无公害农产品栽培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栽培技术手段,并探索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推广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推动我国农业良性发展。
1、绿色防控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1.1绿色防控技术的概念
        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业中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为了满足国家提出的绿色种植农业发展要求,在农业生产活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加入了更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将原本粗放的病虫害防治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在原有的化学防治技术基础上加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农业防治等多项防治技术。根据农业生产所属区域的实际情况与病虫害发生规律,合理选用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手段,以求达到更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与此同时,也能降低防治工作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在水稻种植中,其利于保证水稻病虫害的良好防治效果,对提高水稻产量、品质,保护良好的水稻种植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1.2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意义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病虫害,每种农作物都会发生相应的病虫害,病虫害严重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会使农作物枯萎死亡,进而造成减产、绝收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会影响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农产品,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化学防治,但是农药的不规范使用会给土壤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同时也容易产生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与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在水稻种植中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在保证病虫害有效防治的基础上,提高环境保护,其对提升水稻品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
2、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受耕地污染较为严重,对水稻种植管理机制还不够重视,没有健全和完善水稻种植管理机制,致使水稻种植的密度过大,阻碍了水稻的生产。科学合理的对水稻进行安排种植,对水稻的生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合理使用肥料,定期对水稻中生长的杂草进行有效的清理,以免对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造成影响。只有对水稻种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严格把控,才能使我国水稻的产量呈现大幅度的增长趋势。若水稻种植的密度过大,是不利于水稻良好生长的,土壤下的根系错综复杂,会使水稻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阳光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稻生产。所以,水稻种植时,要严格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种植,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水稻的高效生产。水稻在生长期间容易受病虫的侵害,目前对病虫的防治措施还不够全面,同时,较大部分的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为低下,没有具备一定的科学务农知识,相关政府及部门人员,对水稻种植方面知识的普及力度还有待加强,对药物方面的依赖过于强烈。据有关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较大一部分的农民还存在当虫害来临时再进行防治的思想,这一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当病虫害来到的时候,已来不及进行有效防治,水稻早已被侵蚀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的农户一度认为农药能够有效解决虫害问题,但是,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水稻上药物残留过多,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产出来的水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3、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措施
3.1选择抗病能力较高的品种
        可在最初选择抗病能力较高的水稻品种,从源头上保证水稻秧苗质量。选种时,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在种植前,也可将水稻种子在药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并结合药剂拌种,提高水稻抗病虫害能力。
3.2加强田间管理
        在种植水稻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工作,科学施肥。可合理搭配有机肥和无机肥,还可根据测土配方合理施肥。种植户还应根据当地气候及水稻生长情况合理控制浇水量,防止因浇水过多导致烂根。在生长期间,种植户应时刻观察水稻生长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病虫害,并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防治。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应以统防统治为核心,组织种植户加入当地的农民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节约防治成本,保障水稻产量及质量。在稻田内施用生物农药,也能达到防治水稻虫害的目的。生物农药包括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以及植物源农药等制剂,根据水稻产区的虫害发生规律,合理选择更具针对性的生物农药,有助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也能避免水稻种植环境受到污染。
3.3加强基础宣传
        农业技术人员应向基层深入推广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采用多种渠道增强推广效果,促使基层种植户能更多地了解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技术,认识到其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进而提升基层种植户对其的重视程度。具体可采用到户宣传、试点栽培及地方农技机构开展讲座等方式,在基层展开宣传推广,帮助种植户科学认识水稻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进而能在农业生产中合理运用此项栽培技术。
3.4对水稻瘟病进行防治
        水稻产生瘟病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缺乏抗病性。例如,人体在遭受病毒侵害时,有的人可以不进行治疗,过一段时间就会痊愈,而有的人病情会更加严重,这就是人体内存有抗体的缘故。水稻也是一样的,有些地区的水稻品种不具备抗病性,当瘟病来临时,没有办法与其抗衡,就会造成水稻大范围的损失。只有对病虫防治措施进行有效的完善和加强,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水稻的产量,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3.5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但是以往的化学防治工作缺乏科学的规范,许多水稻种植者在使用农药时并没有遵循科学的原则,出现农药施用剂量不合理、农药残留等问题,同时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而盲目使用农药则缺乏针对性,导致一些虫害、病害的耐药性增强,加大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在绿色防控技术下,化学防治更加科学合理,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更具环保性的新型农药,在施用农药时注意保证农药的使用剂量与针对性,以此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采用交替轮换使用的方式使用农药,做好对农药耐药性的检测与管理,定期组织农民学习农药的使用知识,保证农药使用的规范性以及安全间隔期,大幅降低化学防治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稻栽培期间受各类病虫害影响较为明显,科学、有效的种植和病虫害预防,充分发挥绿色防控技术实效性十分重要,可大幅降低各类病虫害发生率。实际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透光和通风性优良,科学控制田间温度,有助于更好的确保水稻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姚广权.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管理技术[J].农家科技,2019(4):52-53.
        [2]司洋,王军,周雪全,等.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6):81-82.
[3]王健.水稻病虫草无公害防治技术[J].农家科技,2019(7):74-75.[4]李琦.无公害优质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家科技,2019(1):26.
[5]匡海燕.新形势下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J].乡村科技,2018(29):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