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1期   作者:王春燕
[导读]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华,

         王春燕
         山西省长治市第十二中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华,是一个民族在世界上屹立不倒的支柱。语文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文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古诗文作为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千年沉积的经验与理性,承载着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初中生语文素养与优良品质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民族。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古诗文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古诗文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古诗文为抓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文化情感和审美观念养成的重要时期。
一、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历史悠久,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应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嵌入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古诗文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石,必须发挥其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其价值,使学生切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其能够体现出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特点和民族文化的变迁,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必须要掌握好中华传统文化,因为这有利于他们之后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利用文字去记录传统文化,以此来促使学生传统文化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也有利于他们传统文化思维的形成。就学生来看,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精神层次的提升,还可以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形成良好的品格。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深入剖析,体会古诗词内容之美
         初中语文老师必须要严格按照教育大纲展开对学生的有目的的古诗文教学,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们共同探究诗文创作的情形、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如果不去探究古诗词中的情感,那么学生们便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古诗词。如在“明月几时有”之中,苏轼在当时仕途坎坷的状态下有感而发,苏轼的一生非常艰苦,虽有热血但是无法抒发。在写这首诗时,苏轼已经备受摧残,非常想要隐居于深山,此时,他很想归居田园,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在这首诗中,苏轼借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此一来,学生们只有充分地了解故事背后的故事,才能够获得对古诗文含义的真正理解。对此,在教学古诗文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们展开充分地朗诵,然后再去进行对作者想法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价值,还可以促使课堂效益的提升。另外,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美感,并促使自身价值观的正确树立。而就初中古诗词来看,其中包含有传统故事文化的精髓,其中的思想可以起到对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指导作用,所以学生们学习古诗文,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
         (二)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仅要求教师从教学观念上认识到其重要性,还要从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文经典诵读的魅力。初中语文教师要将具体的知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进行全面结合,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初中生的人格。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落实课外拓展实践活动,积极举办“一日行善”课外活动,如帮助残障人士过马路、到福利院陪伴儿童、开展爱心捐助等一些具有公益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责任心,也能使初中生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到的古诗文经典知识。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增加作品鉴赏相关课程内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师在授课期间,愈加重视初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训练与培养。该教学环节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使初中学生语文文学内涵、语文鉴赏水平有所提升。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增加作品鉴赏相关的授课内容,有助于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这些经典的文学著作,多数含有大量的文化内涵。初中学生积极参与作品鉴赏相关教学活动,有助于其语文作品鉴赏水平的提升。这一变化,使初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愈加深刻,且有助于初中学生在鉴赏中找到自身价值。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文时,首先应该带领班级学生解读该篇古诗文的主要内容。其次,应该组织班级学生朗读该篇古诗文,并尝试分析其中的文学内涵。最后,教师应该对上述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分析,使初中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该篇古诗文的重点内容。目前,文学作品鉴赏课程开展情况较为理想,初中学生在这一期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逐渐加深。
         (四)鼓励初中学生大量阅读文学著作
         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语文文学著作,有助于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初中学生的眼界愈加开阔,各初中学校语文授课活动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环节工作的开展质量也因此得以保证。阅读期间,初中学生在掌握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实质内容后,应该不断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经研究发现,诗歌以及其他古诗文的有效阅读,能够帮助初中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还能够深入接触并了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该教学环节工作的有效落实,也使初中学生对相关文学著作的理解愈加深刻,作者写作的中心思想、时代内涵均能够在阅读中被学生所获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重视并将文学阅读工作有效落实,能够使初中学生的语文文学素质有所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语文文学鉴赏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五)创设课堂情景,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现代媒
         体手段,对相关情境进行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多关注。例如,学习《岳阳楼记》时,可进行以下教学设计:教师首先对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该文化景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运用多媒体,以醒目的方式投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主题,让学生明确文本的重要信息。但是由于该阶段学生的人生阅历和认知水平有限,造成学生很难真正把握文中所表达的壮志难酬之情。所以需要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篇古文,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倾听,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更深的体悟。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为了有效解决古诗文教学单调呆板的问题,教师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灵活处理,以走出程序化教学的困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进传统文化,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产生切身体会,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陶冶,同时还能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谷福精.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中学语文,2018(15):133-134.
[2]周海峰.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界,2018(05):22-23.
[3]吴豹.初中古诗文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黄呈祥.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
[5]程鹤.人文素养视角下初中古诗文教学问题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