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浩
金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737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机械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在我国企业固有资产当中,机械设备占比较重,因为在企业当中,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益盈亏,因此要着重对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检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行。因此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并报以极高的责任心与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机械设备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企业当中机械设备检修工作效率与质量,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效益,促进企业机械设备检修工作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完善对策研究
引言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以及维修保养,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机械设备多元化,对机械设备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工程机械设备作为工程开展的基础,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直接影响到造价成本。科学开展机械维修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健康、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存在一些设备管理以及维修不到位的问题,影响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故障发生率,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
1机械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管理上问题分析
(1)企业资金紧张。对一个企业来讲,在购买机械工程设备和生产原料时,就已花费了大笔的成本资金费用,因此大部分企业在购买完机械设备与生产原料时,就已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金紧张,这将导致企业当中机械设备检修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从而降低了机械设备检修工作质量与效率。一方面,因为机械设备检修硬件设施条件不足,以及相关专业检修人员缺失,企业不能很好地跟随社会发展步伐,机械工程设备检修技术较为落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也导致设备在不断地加速更新换代,这样的发展背景造成了大部分的管理层及人员对机械工程设备检修工作报以不在乎、忽视的态度。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会不断地淘汰机械设备,所以没有必要对机械设备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测与维修,这样的负面想法导致了企业直接从源头上阻断了工程设备发展的步伐,阻断了设备检修工作的未来长远发展。(2)检修制度缺乏。在企业机械设备检修工作当中,只有拥有完善的检修制度才能更好地使机械设备检修工作顺利开展与进行,当下多数企业的设备检修并不具备一套完善的检修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将造成多数机械设备得不到完备的检修,不能很好地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影响其发展与进步。
1.2?技术上问题分析
在机械设备实际检修工作当中,立足于技术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技术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较为落后,现代化的机械工程设备主要是多学科与多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其具有智能化、自动化以及数字化的特点,因此当下在面对较为复杂的设备问题与故障时,大多数机械设备问题主要是由于相关技术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导致的。其次,目前多数企业未能构建出较为专业化的机械设备检修培训制度,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械设备检修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最后,大部分的机械设备检修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在对产生的问题故障进行检修与解决时,大都是按照自己多年的维修检测经验进行检修,不能较好达到专业理论认知的水平与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检修及点检人才流失,导致设备检修工作也就难以为继。
2工程机械设备特点介绍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养护,必须掌握其基本特点,这样才能更全面的执行养护计划。因为工程施工需求与施工技术的影响,设备种类多元化,并且非常复杂。这样一来,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难度增加,不仅如此,设备维修与保养十分严格,加之受影响因素较多,所以整体管理难度比较大。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较高,设备本身的成本价格高。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应用会出现一定磨损,零部件更换等,这些都会造成机械价格成本增加。大型机械设备多数为租赁,必须保证机械设备应用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实现成本在可控范围之内。工程机械设备还存在运输转移难度大的特点。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转移以及运输会消耗一定量的人力与材料等资源,转移成本随之增加,所以这方面也需要注意。
3输送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3.1故障诊断
在工业企业生产建设的整个流程中,输送机械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效串联起了各道生产线或工艺环节。如果能在例行检修工作中提高对输送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效率,那么企业方面的整体机电管理工作水平将会大幅度攀升。具体来说,相关人员在开展输送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过程中,必须对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首先,要求设备检修人员对输送机械的工作环境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细致勘查,分析设备工作位置、输送工作时间以及设备的负荷程度等多重因素,判定设备的磨损是否已经超出相关标准,设备的负荷是否已经无法维持其正常运行等等。其次,人员应该结合其周边环境,对输送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结构性能进行深层次分析,明确对输送设备开展故障诊断工作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在全方面检测输送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过程中,设备检修人员应该将工作侧重点放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设备声音以及温度的三个维度,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并以此为基准,对输送机械设备的各个构件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结合已有的故障诊断案例来看,绝大多数的传送机械设备故障都是由于机械设备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所导致的,而判定设备是否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的最直接依据就是其温度信息和声音信息,所以相关人员务必要在实际工作中对信息进行精准判断,避免输送机在超负荷运作状态下出现故障。而且,就现有经验来说,输送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都是有预先征兆的,所以设备检修人员应该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对这些预先征兆进行总结,分析每个故障周期的情况,在临近维修周期时,加强现状运行状态的检查和检测,并把其作为设备故障诊断的主要依据,做到尽早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避免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3.2维修和保养
输送机械设备的健康稳定运行对于工业企业的日常生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设备检修人员必须加强对设备日常维修和保养的重视程度,综合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判断故障所在区域。比如说,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可以感受设备的震动程度、运行声音、温度、气味,并采用专业工具对输送机械设备状态,装置的灵敏性以及故障程度进行检测,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运行的异常问题。与此同时,输送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同样是一项长期任务,所以工业企业在人员素质允许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以天为单位开展例行巡检活动,并记录全部机械设备检修活动。对机械设备的电动机绝缘性能情况、设备减速器内油质状况以及设备各个部件的连接紧固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一旦发现上述因素无法满足设备日常运转需求,可以选择使用设备专用润滑油进行维护保养。一般来说,输送机械设备一旦投入运行,工况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设备维修人员要通过一到两个维修周期进行技术分析,做好总结工作,制定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最佳方案,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除此以外,润滑油的使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摩擦为机械设备带来的损伤,降低设备的磨损程度,延长输送机械设备的生命周期,缩减企业在输送机械设备方面投入的维修和保养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一些局限,尤其是维修养护方面,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新的维修技术,迅速完成零部件磨损修复或者更换处理,科学应对机械设备现场故障处理,提高维修专业性,通过有效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积极落实维修养护措施,从而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郑小倩,胡仕强,吴舰.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柴油机故障诊断与预测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6,39(9):104-108.
[2]段瑞雨.机械工程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冶金与材料,2018,38(0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