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要点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9期   作者:王天义
[导读] 随着我国当前阶段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日益完善,在新建的高压输电线路架设的过程当中,

        王天义
        国网黑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阶段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日益完善,在新建的高压输电线路架设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需要跨越高速公路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年才在这些方面进行研讨,这就导致了我国对于该项目的研究并不深入,并且其跨越施工难度较大。因此,这也使行业内部缺乏对其相应的系统研究。对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其作业的进程,降低其跨越施工的成本,这就需要相应施工人员在进行该项目施工过程当中,通过准确的定位和精确的测量,从而设计出相应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因为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关注现如今输电线路的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技术是很有必要的。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使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保障,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 施工技术要点
        1.1 线路勘测施工技术
        在施工开始前,任何施工项目都要开展现场勘测,掌握现场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联系施工要求,科学设计施工方案。首先是对施工场地环境进行勘测和分析,掌握施工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于输电线路运行期间的影响,以此在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其次是统计和分析线路周边的用电负荷数据,尤其是居民用电需求,保证可以满足这个需求,避免出现故障问题。再次是了解全面的施工时间和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给出科学的施工规划。最后是辨别和评估施工期间的风险因素,同时在现场做好防护措施,例如,对施工场所进行隔离等,做好绝缘保护工作。
        1.2 防雷技术
        ①需保证局部线路的绝缘水平提升,若有感应雷过电压情况出现在配电线路中,会严重破坏线路外部的绝缘体绝缘子。因此,需对电路材料的质量加以保证,在施工安装中,应按照相应规范在施工中进行合理安装,确保配电线路外部绝缘体从根本上提升绝缘层次。雷击架空配电线路的主要原因为处于较低对线路绝缘水平,针对现有情况,需增强电路的绝缘能力。②应安装避雷器,保护10kV架空配电线路。在选择避雷器方面,匹配时需按照地区线路特征,氯化锌避雷器是10kV架空配电线路中相对实用的避雷器,可以良好转化产生的过量电能,确保隔离效果,在电阻片的上方位置安装,可保证运行系统,不会影响电压,最终对长期稳定运行线路加以保护。③在选择避雷器安装位置方面,需依据本地经济情况和天气情况进行考量,以合适的位置安装避雷器,于重要设备上安装避雷器。
        1.3 基本工程施工技术
        在对土石方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就需要在开挖之前对现场进行合理的检查,开挖的时候不能破坏土体内部原有的一些管道和线路等,也不能出现欠挖或者是超挖的情况。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严格按照既有的规范对工程进行施工,并且在非作业期间,严禁有人在土石方工程施工的地方逗留。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制作好三盘混凝土,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减少混凝土构建物产生蜂窝、麻面或者是裂缝等问题,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选择,并对混凝土搅拌、浇筑、振捣以及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其次是进行三盘混凝土的安装,其工序如下。1)仔细检查吊装等设备,确保各项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

2)因为不同的地域中土质安全坡度系数存在差异所以,为了能够让施工的质量得到提高,就需要以实际的土质条件为依据,明确坑口的距离,并采用土埋的方式实现防滑固定,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滑移等相关问题,为不同土质所对应的安全坡度系数。3)在进行三盘混凝土的起吊时,需要尽可能地让混凝土不与周围的事物产生碰撞,精准地将其放在设计好的位置上。
2 改进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措施
        2.1 提高线路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因为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所以要保证安全运行,还需要重视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在线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自然环境,提升施工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输电线路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例如,对于地震多发地区,需要保证输电线路施工的抗震能力,通过扩大电线杆基座建设的方式,防止地震过程中电线杆出现倾斜;对于雷雨天气比较多发的地区,需要注意防雷击措施,可以在杆塔上安装避雷器,提高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对于风力较大区域,需要增加施工材料的厚度,或者增加基座面积,提高抗风能力。除了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应对之外,在出现自然灾害时,要注意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一旦输电线路出现故障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2.2 强化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在各个环节上都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如下内容。1)项目计划环节,需要以项目设计和决策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的质量需求进行合理分析,设计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对项目进行规划,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流程。在进行项目计划时,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多方人员共同协商,才能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于合理性。2)项目施工阶段。在进行施工备料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必须让采购的材料满足施工的要求。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的工序进行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工序施工的整体效益。3)项目验收阶段。在进行项目验收时,需要重点展现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这 2 个部分。其中,中间验收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隐蔽性的工程,例如验收导地线压接质量 ;而竣工验收则是全面性的,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对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整体项目施工的质量。
        2.3 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方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应贯穿于输电线路电力施工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依据主要包括各项规范、规程及文件。施工管理人员自身必须加强对现有规范、规程及施工准则等的学习与掌握,并严格落实执行。此外,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也应纳入输电线路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实际施工情况的全面反映,是施工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是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性能效果评价及改扩建的直接技术依据。对于工程技术资料应严格分类分项管理,并与分部、分项工程一一对应。在输电线路电力施工管理方面,必须严格制定作业标准,落实标准化作业,减少人为失误。在作业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人体运动特点规律,遵循人机学理论要求,才能保证所制定出的标准以人为本、切实可行。电力施工过程应当通过施工工艺的不断完善,生产设备及操作工艺的规范,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虽然在实施目标方面侧重点不同,但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即确保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项目效益的顺利发挥,安全第一体现的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结束语
        电力工程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生活需求,还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电力工程技术与施工安全对电力工程质量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那么就需要重视施工技术与施工安全的完善。电力发展虽然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但工程技术问题与施工安全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不仅影响电力工程发展情况,还影响居民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 吕科.研究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4):237-238.
[2] 龚彧.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 12(35):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