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伟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128
摘要:在航空工业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质量是第一原则,作为设计研究人员在充分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合理追求数量,这一直以来都是航空工业产品设计制造的基本宗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出台后,就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质量管理开始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而国家结合我国航空材料产品利用的实际需求,在1994年颁布了《航材料及热工艺技术工作规定》等法规性文件,该条例要求航空材料要以航空产品质量为基本保障,从而使我国航空材料应用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航空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若干问题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航空材料;质量管理;若干问题;对策
引言
航空材料关系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关系我国国防事业单位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针对航空材料采购、加工制造、检验、审核等各个环节严格落实质量管理,以此来保障航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航空材料质量管理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必然性
在航空材料质量管理办法中必须对航空材料产品应用的质量管理措施、研发、选用、订购、复检、性能评定等全过程都详细地包含在内。航空产品在使定型材料的情况下,需要对原材料订购进场复检等相关的质量控制提出严格要求,其中包括航空材料采购执行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航空工业标准等进行严格要求;针对复检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必须要进行清晰标记,将其与合格材料进行隔离;航空料供应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资格认证;航空材料原材料主要生产工艺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必须要经过严格评审和重新考核,或者经过专业机构鉴定认可后才能使用。通过上述规定能够对航空材料的原材料采购环节质量控制进行强化,有效预防航空材料在采购环节出现质量问题。
2、航空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文实不一致是指实际操作与文件规定的不一致现象。在生产中,实际操作是用制造大纲/工艺流程卡中的记录来反映的,如果制造大纲/工艺流程卡缺少工艺规程或检验规程要求的记录,就会对操作过程不能有效监控,出现文实内容不一致等问题。
3、对策
3.1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培训
对管理人员、单位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所有人应理解程序文件的要求。通过培训,加强对技术文件编写控制和执行要求的理解和落实,同时也要明确技术文件编制、审核、会签、批准过程中各项管理职责。
3.2建立通用工序标准操作/检验指令
建立通用工序标准操作/检验指令,通过最高管理者,从顶层开始策划和规范通用工序标准操作/检验指令的管理,对一些工序术语描述进行固化、标准化,统一理解,统一认知,使工艺文件质量控制设置合理并有利于操作,从而形成通用工序标准操作/检验指令标准化管理。
3.3健全材料标准体系
相对控制标准体系,我国现有航空材料与控制领域的标准数量少,主要为国家标准和航空标准。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材料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及经验,根据航空装备论证、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维修等各阶段特点,结合现有装备设计标准规范、材料体系、表面涂镀层、试验条件、腐蚀防护技术管理等方面,制定中长期腐蚀防护与控制工作规划;在现有标准基础上健全包括基本标准、结构设计标准、材料及工艺标准、试验与评价标准、管理标准等腐蚀防护与控制标准体系。以便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对航空装备全寿命周期腐蚀防护与控制工作规范化,充分发挥标准在装备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指导作用和保障作用。
3.4工艺过程检查
3.4.1模具选材及设计检查
中高温使用条件下的模具在升降温过程中必须快速均匀地传递能量,因此模具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其热均匀性,从而保证复合材料结构的均匀热分布, 否则会对零件固化后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判断模具设计的好坏时,可集中检查两点:其一,模具型面在保证制造、吊装过程中承受力学冲击的基础上,是否尽量减薄工装型面厚度以加速热量的传递;其二,工装的支架结构中是否设计了通风孔,并尽量使同截面的通风孔中心保持一条直线以便于罐风均匀传递热量。
3.4.2模具检测及质量记录检查
在模具应用于零件制造前,应从制造工艺过程、图纸标注尺寸以及状态检测等方面检查工装得出符合性结论。检查模具制造过程记录,对于制造工艺过程偏离而产生的质量问题,需检查使用方的评估结论要求是否得到最终贯彻。
3.4.3制造过程检查
制造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即产品需符合设计批准的工程文件,如图纸、材料规范及工艺规范等。工艺规范规定并控制了用于把材料制造成结构件所使用的工艺过程,规定了制造过程中的材料及使用环境、工装、设备、工艺参数设置、人员资质、制造记录等方面的控制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并满足适用条件下的功能要求。故应以工艺规范作为依据执行制造符合性检查。
3.4.4成品质量检查
可采用目视检测等方法观察零件表面状态是否良好,具有装配关系的零件间配合状态是否良好等。直接目视法可以检查出零件划伤、裂纹、褶皱、起泡等表面损伤,也可以利用反射光来发现表面不平等零件外部缺陷。零件表面应光滑无异样突起,单向带、织物纤维方向清晰可识别,零件表面纤维与树脂均匀分布,不允许有明显的树脂堆积。
3.5低成本技术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势明显,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量在快速增长,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成本成为制约其广泛发展和使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而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比价,降低其生产成本是必要的。降低成本包括原材料的生产、装配和维护这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最主要的还有要降低碳纤维富恶化材料的制造成本。低成本制备技术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成本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对于大尺寸和复杂构件的制造可以用自动铺带技术和自动纤维铺放技术来实现高效而又低成本的生产,并且不仅降低生产制造工时还能最大的发挥材料的性能,不浪费材料。电子束固化工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降低成本的技术,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技术。该工艺有很多的优点,固化温度低、耗能低、模具材质要求不高是其最突出的优点。该技术在固化过程中所需时间短、效率高、环境污染小,还能与多种自动化工艺相结合。改进后的纤维缠绕和多维编织技术RTM和RFI工艺,智能化技术也是新兴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航空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因此,在不断深入航空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领域研究的同时,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研究构建适合我国航空材料质量管理实际情况的管理机构,其推动下构建质量材料数据库并不断积累充实,在现有的标准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逐渐形成体系,同时提升材料制造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有效提升我国航空材料质量与控制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有效缩减维修成本,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重安全事故,保障航空出勤率以及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东.一种航空绝缘材料及利用该材料的电线制备方法[P].CN108794944A,2018-11-13.
[2].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铸造钛合金技术中心[J].材料工程,2018,46(10):162.
[3].纳米复合材料或将成为下一代航空材料[J].乙醛醋酸化工,2018(10):41.
[4].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铸造钛合金技术中心[J].材料工程,2018,46(08):171.
[5].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J].材料工程,2018,46(08):2.
【作者简介】胡静伟(1981~),男,湖南沅江任,高级专员,从事航材储运、库房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