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火灾补救措施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9期   作者:蔡孝春
[导读] 在我国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高层建筑,
        蔡孝春
        大渡口区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高层建筑,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较之几年前都有所提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标志,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但是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隐患,在所有建筑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火灾隐患的情况下,由于高层建筑的性质特殊,因此其火灾隐患相比其他种类的建筑只多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明确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预防补救的具体措施。据此,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及预防扑救措施的相关问题,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补救;措施
        1导言
        目前,对于高层火灾的引起因素有很多,我们需要做到严防,尽量避免火灾的出现。由于当前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火灾疏散通道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人员密集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混乱。因此,我们需要对火灾的特点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火。
        2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2.1高层建筑内部情况复杂
        高层建筑自身的高度相对较高,通常达到数十米。发生火灾时,火焰不可避免地会迅速蔓延,高空工作人员无法从窗户逃脱,因此有必要通过楼梯从楼梯口撤离,疏散非常困难。高楼本身很拥挤,着火时容易踩踏他人和发生其他事故,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火灾。结构性问题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散布浓烟,最终可能导致窒息和安全事故。
        2.2人员密集
        高层建筑中的人非常密集。当大火爆发时,人们往往无法及时逃脱,每个人都感到非常的害怕和惊慌,因此在逃离会时常发生安全事故。同时,人们的自我意识较弱,他们没有掌握适当的救助方法,如果发生高火,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人员伤亡。
        2.3疏散设施少
        对于疏散设施,人们只能使用一个楼梯。通常会安装多部电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发生火灾时请勿使用。当大火进入电梯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当人们暴露于高火之下时,必须选择爬楼梯。但是,起火的速度不取决于救援人员的速度,必须提高疏散效率以进行灭火。
        2.4灭火救援难度相当大
        进行灭火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火灾的根源,但在发生严重火灾时,唯一的方法是爬楼梯到达指定地点,因为消防员实际上无法触及火灾的原因,且高层建筑通常占据数十层。消防员的耐力远不能支持提升过程,即使梯子靠近火源,人们的疏散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火势的迅速蔓延也无能为力,这将导致重大损失。
        2.5火势蔓延速度快
        如果城市高建筑中的竖井没有防火或进行防火隔热,则可能会产生烟囱效应,并且竖井会导致火灾迅速蔓延。在火灾的初期,烟雾继续扩散,其速度可以达到0.3m/s。如果燃烧速度加快时,速度可以达到2m/s。因此,在竖井中必须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以减少烟囱效应的发生。同时,外部产生的风也会导致火灾在高层建筑物中蔓延。通常,建筑物的楼层越高,风速就会越快,火势也会越大。
        3高层建筑火灾消防
        3.1重视防火设计
        建筑设计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注意耐火设计。在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选择场所时,必须考虑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筑物内防火隔离的距离以及水源的防火问题。其次,在有效组织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内部计划中,有必要设计一个防火区,以便人们可以安全地度过疏散时间。最后,应考虑其他系统,例如建筑物的通风和烟雾排放,以提供合理的防火保护。


        3.2对消防设施进行科学规范
        发生火灾后,防火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安装防火装置时,必须遵守标准并在安装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同时,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在发现缺陷后,必须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保安装正常。可以使用灭火方法在发生火灾时灭火,从而有效地控制损失。
        4 提升灭火救援安全处置保障水平的措施
        4.1积极探索路径、破解难题,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开展消防救援工作,需要不断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同时还应该吸取灾害事故处置方面的教训,重视消防救援安全处置保障工作,制定周密严谨的工作方案,定期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演练,总结工作经验,明确火灾事故发生规律,明确各部门各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职责,提升管理力度,重视前期灾害预防管控工作。灭火救援工作需要以预防为主,同时根据火灾事故发生规律,明确各类灾害事故引发的原因,制定火灾预防处置预案,从而才可以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工作人员可以依靠预案有序开展救援工作,降低火灾救援事故期间人员伤亡,同时还应该加强教育培训力度,确保救援人员可以通过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这是推进安全消防制度在救援工作中有效落实的有效方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消防救援工作效果。
        4.2注重讲究策略、注重方法,创新科学指挥思维
        灭火救援工作需要重视指挥工作,通过科学指挥,合理调拨人手开展救援工作,达到在短时间内扑灭火情的目标,让火灾事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重视火情侦查、考虑安全因素,在救援期间还要合理调拨人手,以2~3人为一组进行火情监察工作,同时应该反复侦查现场,实时更新现场信息,指挥人员在掌握火灾现场信息后,应该根据火灾事故演变情况,合理制定处置预案,并通过动态管理的方式,开展实施救援工作,实时传递信息。指挥人员设计救援方案时,必须要明确救援途径以及撤退战略,同时还应该确保指挥人员具备紧急避险的意识,可以结合火灾发生地点、灾害事故特点,依托有利地形,合理开展救援工作,为救援人员提供撤退路线,从而可以确保消防救援人员在完成灭火救援工作后,及时撤离现场,并将危险程度降到最低。在救援指挥期间,需要与卫生专家、建筑专家协同作战,并整合相关意见,制定救援工作措施,掌握技术检测要点,对火灾事故进行安全等级评估,确保救援工作的合理性、安全性。由于火灾现场态势瞬息万变,为此需要根据现场突发情况实时开展战略撤退、进攻等工作。
        4.3强化专业知识、加强实战,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为了提升救援工作的安全性、合理性,必须构建专业的救援作战指挥体系,同时还应该加强前期工作人员岗前教育力度,通过岗前教育、后期培训等方式,提升消防救援人员对火灾救援工作熟悉程度,并形成相应的消防技术应用能力。在教育期间,需要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训练,从而使消防救援人员在具有扎实理论的基础上,还具有实践操作的能力。另外,应该模拟灾害现场,进行实景训练,强化消防救援人员对浓烟、高温等环境的熟悉程度,提升消防救援人员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实景模拟训练,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综合水平,通过战略分析、总结火灾特点,确保救援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按照指挥人员要求,执行相关操作。
        5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层建筑中存在的火灾因素,我们需要尽量避免,采取有效的防火安全对策,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制定建筑消防安全制度,规范高层建筑的安全设施。此外,人们也需要加强消防意识,组织参与消防安全培训,学习消防知识,掌握基本的火灾逃生技能。
        参考文献
        [1]时青松.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9,5(24):53.
        [2]刘慧峰.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发展及人员疏散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徐涛.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与疏散救人[J].消防界(电子版),2019,5(22):51.
        [4]王成伟.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