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辉1马小芳2
1 杨陵高新初级中学 陕西杨凌示范区 712100
2 杨凌师范学校 陕西杨凌示范区 712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生物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
引言
生物学科作为初中生阶段的重要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通过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出具体的目标及方法,实现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上教师必须注重创新课程教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科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探索能力,利用有效务实的方式进行探究,进而阐述生命在大自然的规律。
1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1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生物学科囊括了很多知识内容,老师在对这些知识开展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选择和恰当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增进学生理解的积极作用,但是联系实际发现,老师在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上还缺乏全面考虑,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观察、思维、探究、实践等能力的培养。
1.2缺少探究性实验教学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实验的环节。良好的实验教学直接决定着学生学科入门的实际效果,对于培育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些学校仍把“应试”作为主要教学任务,比较注重学生的升学情况,对于生物实验注重程度不够,有些实验课基本“形同虚设”。正如上文所言,在生物实验课堂中,缺少探究性实验教学,大多实验是由教师来操作的,教师一个人充当了全部的角色,学生未能有效参与到实验中来。同时,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仅仅是停留在某些实验的表面,根本没有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和探索生物知识,显然离了实验辅助生物教学的宗旨。
1.3生物教师综合素质较弱
我国一些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弱,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物教师知识结构有弱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师的生物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生物教师的教学能力较强强,但是知识结构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在学际教学活动中,无法与其他学科或生活实际相联系,不能满足现代生物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生物教师教学能力较差。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元素合理搭配和运用,使学生快速学习到知识。然而一些初中生物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较为混乱,重点和难点不突出,学生无法很快理解教师的思路,致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2.1基于合作学习,展现学生本位
在生物教学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借助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降低学生在学习中的难度,不断地突显学生在课程当中的主体地位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程中的小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更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以独立的方式开展自学,需要独自地面对学习当中的困难和瓶颈,特别是在遇到一些较难的问题时可能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停滞不前,导致其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这些都是可以借助合作学习改善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当中明确分工,共同对知识进行探究。
这样就会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合作的魅力,使得新课标的要求得到不断的落实。
2.2注重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时长和占比的分值比重。对于学校而言,应加大对于生物实验器材、生物标本、实验场地等相关的方面的资金投入,完善学校的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施以及符合教学需求的设备,以更好地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对于教师而言,应不断创新实验教学观念,让学生充分到参与到实验课程中来,进行合理的“角色转换”,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及时引导。例如,在教学“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实验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最初的时候无法找到表皮细胞,这时则需要对相关的细节和具体注意事项进行引导。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结合,让学生能够将生物知识与实验充分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生物实验,或者主动搜寻课本上没有的生物知识,然后与同学们一起互动分享。总而言之,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进行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操作,可以进行适时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课堂建设中来。
2.3提升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
初中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统筹生物教学资源,每年定期为生物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邀请生物教学专家进行线上或线下的讲学,加强与生物教学专家的交流和学习,拓宽生物教师的视野,促进生物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安排生物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性;另一方面,初中生物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挥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加强生物知识内容的学习,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了解现代生物教学观念和方法,有效地补齐自身生物相关知识的短板。提高生物教学能力,加强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清晰,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生物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有效地提升生物教学效率。
2.4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思维
生物实验来源于生活。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生物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价值,真切地感受到生物为现代社会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学生学习生物“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可以向学生展示实验中常见的有哪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等等,以此让学生对生物实验具有熟悉感和亲切感。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要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探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出什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观察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为以后的生物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5创新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很低,因此生物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最大程度上增强他们在教学中的个人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物独特的魅力,从对生命群体的剖析,到显微镜下单个细胞内细胞器的探究;从各色各样的绿色植物,到千奇百怪的各种动物。研究生物的过程就是探寻自身存在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发现,也会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结语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深化,老师开展初中生物教学也十分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展现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实践中要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实验教学等工作,培养学生朝着综合化和全面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翠霞.解读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课激活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81.
[2]柴金萍.初中生物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05):33-34.
[3]杜惠芬.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激发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1):123.
[4]林清桥,徐庆荣.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1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