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张建敏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管理工作成为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张建敏
         陕西省合阳县黑池镇马家庄九年制学校  陕西  合阳 715304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管理工作成为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对农村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课程和重要途径,同时在农村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对培养农村小学生道德,新课改要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要抓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小学教育课堂中管理教育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农村小学教育 教学管理
一、前言
         在农村小学阶段教育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农村小学生识字、阅读,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课程能使农村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正确的三观,透过学习义务教育课本吸收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美德,这正是在教育教学中通过精神教育起到有效管理的目的所在,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时刻注意到对学生管理教育的培养,督促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环境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管理教育的现状
(一)农村教师极少将管理于教育教学中践行
         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涉及管理工作,对每一位农村小学教育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更是一项艰难的挑战。但就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教育课堂中,教师仍未把学生的管理工作积极渗透教学中,教学方式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停留在了在课堂中课本知识的教学上,忽略了实践渗透管理工作,教学任务也是成绩为目的而没有真正对学生加强管理工作教学。
(二)管理工作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不到位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管理的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到位,与新课改要求下教育还有一定差距。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小学都积极实践着在教育课堂中渗透管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在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任务已经十分繁重,农村小学教育教师的能力有限,对于管理教育渗透工作实施起来力不从心,往往忽视了在这一方面的教育,无法充分发挥教育课堂中管理的作用。
(三)课堂上缺少管理氛围
         在农村小学教育课堂中,许多学校表现出的共性就是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教师仍然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点。教师的授课方式也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枯燥知识的灌输性教授,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感,同时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整体的课堂氛围压抑、单调,不能有效的进行管理教育渗透工作,在枯燥的教学环境下,学生难以有效进行管理教育建设的工作。


三、新课改环境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管理教育的措施
(一)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
         农村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课本是十分关键的教学工具,课堂教学中离不开课本知识的讲授,管理教育渗透工作也无法脱离教育教材知识独立存在。教育教师应当平衡好教材和管理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在进行讲解课文时,可以全面的剖析文章内所表现的道德思想,由于农村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较差,无法充分理解课文中的中心思想,教师要给予正确引导,对课文中的字词句进行逐个分析,同时将管理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起到管理教育与教育教学结合的作用。再例如,教育教师可以借助榜样教学法,利用文章中英雄所体现的思想道德品质来激励学生进行行为道德规范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在教育课外活动中注意管理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都比较喜欢活动,针对此特点展开教育课外活动,同时进行管理教育教学的渗透工作可以实现管理教育的高效化结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课外活动时,教师应该针对该阶段学生的特征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活动应该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轻松学习教育知识,深入理解思想道德的含义。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爱和他们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生开展各种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讲座等形式,有效的加强学生的管理教学工作,或者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给学生以思想道德的启发和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教师的自身素养也是影响农村小学生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决定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前提,是实现有效管理学生的基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经常学习新式教学方法,对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应当有清晰的知识框架,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应当适时创新。教育教师更应当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注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
         课外阅读是农村小学教育课程学习中一个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教育知识素养,扩宽农村小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学生在优秀的课外读物中学习吸收优良的思想道德,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使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开展。教师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应当选择那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积极引导作用的优秀书籍,且对于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能轻易理解的,阅读的过程也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知识的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教育教育中进行管理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且任重道远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有计划的进行教育课程时,积极地引导学生搭建自己的思想道德系统,不仅仅局限在教育课本上,还应在课外活动和课后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书中的优秀传统思想,是其在学校管理制度之内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思想道德对学生影响也非常大,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参考文献:
[1]代富平. 浅谈目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1-33.
[2]徐思琦.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J].时代农机,2018,45(11):159.
[3]杨加荣,杨永举.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管理的效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