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肖然
南宁市江南区高山塘小学 530031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引导和培养,亲子阅读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家校携手合作,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深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喜欢阅读,享受亲子阅读的快乐,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一、亲子阅读缘起及意义
(一)亲子阅读缘起
高山塘小学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生源家庭情况较复杂,为促进学校、社会、家庭三维一体的学习模式,我校于2017年5月开始启动了家校合育工作,一部分先知家长率先加入了家校合育的大家庭,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占据了家庭的一半时间,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们对纸质版传统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小,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成绩逐渐下降,视力也随之下降,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性格也随之变得孤僻或以自我为中心。带着这些问题我校尝试开展了亲子活动,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二)亲子阅读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背。他阅读教科书或别的书籍时,比起那种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的学生来,情形就完全不同。在读过以后,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父母参与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的最佳时期,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阅读过程中孩子可以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渐渐的对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教育。同时,亲子阅读又可以同父母一起阅读,从而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还培养了孩子与人交流的能力,减少了家庭矛盾。
二、家校合力,创设阅读环境
(一)学校创设阅读环境
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传承传统的阅读方式,我校特为学生开设了环境优美的书吧,供学生上下学、课间时阅读,设置图书馆扩大阅览室的面积,让更多的学生都有阅读的机会,图书馆设有总图书管理员和分管员,总图书管理员由学校指派,分管理员由队干担任,负责借书、还书、记录及秩序维持等工作,每天中午静园时间都有管理员值班,学生到校后可到图书馆借书到阅览室阅读,还可以利用读书卡登记借出学校,规定时间内还回即可。为使课间时也有书看,我校在每层楼中间设有阅读区,书本不得带出阅读区但可以在阅读区内观看,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增加孩子们阅读时间,还减少了课件打闹的现象,同时增加了分享的乐趣。
(二)家长创设阅读环境
家校合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亲子阅读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学校提供了方便的阅读环境,家长也为孩子创设了优美的读书环境,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少部分家长利用空余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选择书籍,给孩子的书架更换新书籍。有些家长选择一些自己喜爱的书籍与孩子一起分享,我校六(3)中队冯雅禾妈妈,作为家校合育中的“先知”家长,在亲子阅读方面拥有独特的做法,她不仅陪伴孩子阅读还带孩子到外婆家与外婆一起阅读,她们的阅读生活照片“传承---祖孙三代阅读时光”在2019年暑期“好书伴我成长”活动中荣获南宁市一等奖。
三、以活动为载体指导亲子阅读
为推动亲子阅读,我校以活动为载体指导家长们有意义的进行亲子阅读。
(一)经验分享活动
初次参与亲子阅读,有些家长会困惑、迷茫,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进行阅读,为此我校进行了老带新的交流方式,带动更多的家长参与亲子阅读活动,在2018年4月以家庭诗歌背诵的方式进行阅读经验交流,2018年5月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阅读经验分享,期间每个家庭用吟唱诗歌的方式为大家带来精彩表演,其中吴凯欣、甘清丹、张淇檬、钟颖炫、黄秋菊、冯雅家庭获得一等奖,谭华辉、梁革振、覃其辉、黄弘扬、卢诗莹、谢可馨、江锦家庭获得二等奖,2019年11月我校再次组织了经验分享活动,此次活动未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而是由我校有经验的家长进行经验分享,六(2)班陈樟浩妈妈以“每天给孩子阅读十分钟”为题分享了她的亲子阅读,通过分享、提问的方式让更多的家长参与亲子阅读。
(二)亲子阅读线上交流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好的监督方式,渐渐的坚持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家长们主动建群从几个人渐渐变为“一伙人”,互相把每天阅读的内容用喜马拉雅录制然后发送至群内,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疫情期间组织“中国力量 抗疫有情”亲子阅读分享会,每20个家庭为一组,家长们积极参与自行接龙,微信群内线上展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亲子间的默契,而且可以增长孩子的自信心,此次活动荣登南宁市晚报。
四、言教不如身教
(一)家长的引导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阅读中要先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点,勾起孩子的兴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阅读时家长应放下手机陪伴孩子,家长的正确引导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多次的说教不如自身做到,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亲子阅读不是一味的填鸭式灌输,要注重与孩子间的分享,多陪伴孩子,使孩子在阅读这条路上跑的更快、更远。
(二)课程中的改变
课堂中,老师应该运用多种多样的的教学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灵活掌握各种阅读方法,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利用课前准备让孩子分享好书,激发阅读的乐趣分享阅读的快乐,并及时表扬爱阅读的学生,树立优秀的风向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孩子的学校,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合力,才能构建起更好的教育模式,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好的教育。亲子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度。通过亲子阅读不少家庭关系缓和了,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了,孩子也变的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