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益秀
贵州省盘州市保基乡中心小学 553543
摘要: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失母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的问题,对儿童产生了很大影响。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功能。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孩子心灵的优化剂。基于此,以下对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引言
农村小学教育现如今展开得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与其它地区的差距较大,导致农村的小学教育开展得不顺利,这也在根本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切实地促进我国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要求落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爱,就会导致学生比较落寞,内心比较自卑,从而不愿意和其他的学生接触,这就导致了我国自闭儿童的数量逐年上升,这势必会阻碍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如果能够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开朗,更乐观,更愿意和其他的同龄人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促进学生人格的完整,也为减少我国自闭儿童做出贡献。对于社会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够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可以促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有一个平常的心态,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阻碍社会发展现象的产生,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稳定。对于小学教学而言,由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导致了他们性格孤僻,很难和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导致学生普遍的学习成绩低,使得农村小学教育很难展开。但是如果能够重视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学生会变得更外向,更愿意和教师沟通,和教师的相处更为融洽,从而教师通过和学生的沟通更能够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想法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更好地开展。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
(一)组织集体活动,丰富留守儿童情感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期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和教育,非常容易产生性格的偏离和思想的扭曲,不利于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乡村班主任应该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通过集体活动来增强留守儿童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与其他同学一样获得成长的机会。比如“六一”儿童节,班主任鼓励学生创编文艺节目,这时也要引导留守儿童参与进来,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孤单,能够在表演过程中享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并且获得情感上的升华,愿意在班级中展现自我。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并且适当地给予表扬,这样可以刺激他们的上进心。
(二)提高监护人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小学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失母留守儿童的时候,要先围绕失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增加与失母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多角度分析学生的现实情况,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熟悉失母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水平和监护水平。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适时在沟通中向失母留守儿童监护人传播教育失母留守儿童的科学理念,提高失母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不再忽视学生,不再盲目教育,以免给失母留守儿童带来雪上加霜的感受。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失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到校学习,让他们了解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怎样的需要,使监护人围绕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呵护,避免学生因缺失母亲的教育而心情低落,因缺失监护人的关心而为所欲为。
小学班主任还可以为监护人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和书籍,让监护人进行挑选,利用空闲的时间来学习,熟悉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解决监护人做“甩手掌柜”的错误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三)建立信息档案,深入了解儿童内心
乡村小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更要关注班级中留守儿童的信息,包括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情况、外出家长的务工单位和联系方式、留守家长的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取得联系。班主任在日常班级事务的管理工作中,可以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份特殊的档案,在这份档案中详细地记录了班级中全部留守儿童的重要家庭和个人信息,并且及时更新。可以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也放到档案中,成为他们成长的一个记录,为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支撑。同时,班主任还要在课下经常找留守儿童聊天谈心,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学习状态都要做好启发工作,让留守儿童可以向班主任敞开心扉,对留守儿童缺失的爱进行补充,使留守儿童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四)利用榜样的作用,建设班级风貌
班集是留守儿童在学校中温暖的港湾,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发展的风向标,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发展走向的舵手。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到良好的班风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缺乏是非观和价值观,也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他人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行为上喜欢模仿他人,如果留守儿童能够接受正确的行为影响,那么就能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班风不够优良,则会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应该树立良好的班级风貌,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意识到榜样的力量,利用榜样给予留守儿童正确的影响。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利用榜样的力量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五)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想要在农村环境下的小学教学中做好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工作,教师还应该在教授学科知识之外更多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性格,让他们能够拥有独自成长的信心与能力。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是较为特殊的,他们缺少父母的教导和帮助,这要求他们自身要更加强大,能够独自管理自身的生活。对于教师来说,这一点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完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件事情,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除了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会逐渐建立起依靠自己的信念和信心,这将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打扫教室的活动,给学生分别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整个教室变得焕然一新。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家务能力会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实际上能够照顾自己,尽量让学生养成独立生活的信念。以此类推,做饭、整理教室、帮助他人等也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展开,通过教师的教导在能力和心灵上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独立能力的人。
结束语
农村地区大多地处偏僻,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与地域环境有必然联系,老师恪尽职守,在点点滴滴中传递给学生正向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及认知意识,那么学生必然会以老师为楷模,学习到事物内在的东西,在不断的模仿与练习中去培养自身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崇永明,王继发,金光瑞.农村小学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过程中的新情况及对策[J].新课程,2020(43):219.
[2]王恒兵.基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需求的教育引导[J].江苏教育,2020(47):69-70.
[3]李红琴.班主任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20(19):167.
[4]黎永香.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2):136-137.
[5]康多龙.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J].教育革新,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