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杰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中学 075400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将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现代技术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影响;对策
引言
高中生物学逐渐趋向于专业化,成熟化。学生所接触的生物知识,大多为生命迹象或者生命的活动规律。其中也会涉及大量的实验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如果学生不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很难对知识形成透彻的理解,也很难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对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认识,调整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拓展、完善教学规划。
1网络环境对生物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不断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不仅无法快乐学习,而且会对学习的兴趣造成消极的影响。网络环境下,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大多数教师开始运用网络技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充分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而且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盲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师高效完成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效完善教学方式,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使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均得到有效提高。
2网络环境对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影响的解决对策
2.1搜集网络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实验科学, 很多生物知识需依靠实验来解释和证明, 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实验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资源。 在这些信息资源中有无数的生物实验操作视频和实验资料。 高中生物中有一些实验出于安全性考虑无法让学生亲身参与, 这时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构建虚拟生物实验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实验视频和实验资料帮助学生提高对生物实验的认识,理解实验操作流程,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同时在应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上时, 教师要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网络资源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2.2借助网络资源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课堂注意力就会集中,学习动力也会十足,随之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首要教学任务,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提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这句话也适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情境对实施有效教学具有特殊意义,设计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的记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当下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针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抽象性,仅仅通过教师讲解是很难理解课本上的抽象生物知识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资源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最好工具。教师在备课时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准备课件,在生物课堂上以课程导入方式呈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3重视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实验教学模块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演示实验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强化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意识,继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设计一个实验主题,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然后通过独立操作或是与他人合作来完成实验任务;最后,根据最终的实验成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实验过程,在进行试验的同时,准确了解相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明确其应用途径,进而不断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4拓宽知识广度,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成绩已经不是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高校录取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生物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高中生物教材,而应当利用教学工具,拓展高中学生的知识广度,丰富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网络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不仅能让教师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教学内容,进行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还能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有效掌握,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少会受到以往教学思路的束缚,很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
2.5利用任务导学方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任务导学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他们在合作中获得更加完善的知识信息,并不断强化个人的灵活思维,进而顺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定具体的教学任务,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他们通过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分析,更加全面地把握知识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并在教学中巧妙地应用相关网络技术和设备,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的同时,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彭雪莉,王任翔.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29-130.
[2]李成芳.“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运用微课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10-211.
[3]刘炼.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