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31期   作者:高素芳
[导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外国文化开始慢慢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
        高素芳
        河北省涉县龙南小学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外国文化开始慢慢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在这个大背景下,诸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一系列国外的节日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内,出于好奇和跟风,许多低年龄段的学生开始过起了“洋”节。经调查显示,许多低年龄段的学生对国外节日的了解要多于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这十分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节日文化;教材内容;多媒体技术;开展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许多学生受到了国外文化的影响。有的学生不清楚“乞巧节”,却知道“情人节”;还有的学生每年都过“万圣节”,却没听过“中元节”。这已经影响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已经冲击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所以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是刻不容缓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还会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长久地传承下去。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
        在人教统编版(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内容。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应该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深度挖掘课本的内容,让学生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在必要时,教师可以向学拓展一些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加深对传统节日的印象。教师传授节日相关的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情况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让学生知道外来文化不全是好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例如,在进行《牛郎织女》一课的讲授时,在完成课堂内容的教学后,学生都被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所打动,都十分的痛恨“哥嫂”两人。我在深度地向学生讲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有在七月七日这天,喜鹊才会搭成桥,两人才能在桥上相见,学生被两人的故事所感动,想知道更多的信息。然后我继续向学生拓展,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七巧节”等。我通过《牛郎织女》这篇故事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然后深度挖掘课本中的内容,向学生拓展了有关“七夕节”的相关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在进教学时应适当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相对于无聊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更喜欢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师在进行传统节日的教学时,可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进行效率,还能让相关知识直接、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多媒体教学不仅只能应用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选择使用,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北京的春节》一课的讲授时,我在课堂开始之前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有关春节的照片,有贴春联的、放鞭炮的、大扫除的等。我通过图片这一多媒体方式来向学生展示春节的习俗,让学生更深一步地了解春节。然后我播放《年》这一动画短片,来让学生了解“年”的由来,学生认真地观看视频,知道了为什么要贴红色的对联,放红色的鞭炮。我在进行教学时使用了图片和视频的多媒体方式,清楚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了“年”的由来以及相关习俗,不仅提高了语文课堂的进行效率,还让学生学习到了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三、适当地开展相关节日的活动
        现在许多学校每逢过节都会组织相关的活动,比如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去扫墓或是祭拜,中秋节时向学生发放一些月饼等。学校组织这些活动,就是让学生知道传统节日并不是吃喝玩乐的节日,也不是单单的休息日。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过上有意义的节日,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例如,在进行《十五夜望月》一课的讲授时,时间刚好好来到了八月上旬,我通过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并告诉学生中秋节应该是家人团圆的日子。然后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赏中秋”的活动,让学生想一想往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并向大家分享。学生们都参与到了课堂的讨论当中,这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让学生都上讲台来说一句有关月亮的诗,并向学生拓展了一些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古诗,让学生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促进了传统节日的传承。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拓展一些传统节日的知识,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也应该注意要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这样才更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最后,教师也要适当地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参考文献:
        [1]王铁良.语文教学应强化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J].教学与管理,2008(29)
        [2]杨芳芳.中国传统节日教学与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J].教育文化论坛,2018,1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