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背景下语文新颖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31期   作者:陈莉
[导读]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注重因材施教,坚持立德树人”“渗透德育意识,发挥语文思维”“构建生态课堂,搭建学习通道?”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基于五育并举的引领下开创新颖化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陈莉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注重因材施教,坚持立德树人”“渗透德育意识,发挥语文思维”“构建生态课堂,搭建学习通道?”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基于五育并举的引领下开创新颖化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五育并举;语文教学;因材施教;德育意识;生态课堂
        前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新的时代诉求。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价值的学科,如何充分挖掘语文课堂教学价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教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意见》中也反复强调了要求将教育学科与五育思维进行有机融合,从而真生发挥语文教育教学价值,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实践教学的关键要素,尊重学生的学情差异性,发挥德育教学引导,以此构建良性的生态教育教学。
        一、注重因材施教,坚持立德树人
        每一位学生因学情状况不同,对于语文知识的课堂反馈也有所差异,而教师自身应秉承立德树人的引导,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这即是说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别,以此充分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引导,全面发挥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以《守株待兔》一课教学为例,经过学情调查,有学生能够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此时任课教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基于教辅材料探究类似的成语故事。而有学生则一知半解,此时任课教师应当紧抓基础,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字词,能够理解课文讲述的内容。最后,任课教师结合班级学生分析守株待兔的寓言深意,学生则会理解不应存在侥幸心理,应当以守株待兔中的农夫为戒,对于学习应付出自己的努力,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样人性化的教学引导下,不同学情的学生都感受到了被尊重的课堂体验,教师自身成为学生立德树人的典范,学生也会效仿教师尊重不同学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地互相帮扶。
        二、渗透德育意识,发挥语文思维
        德育意识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语文与德育有机融合在一起,这既是指导学生从根源上促进学生能够形成德育与语文学习技巧有机融合新思维。这才是新颖化教学所要突出的重点,强化五育并举的引导,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以《陶罐与铁罐》一课教学为例,任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概读课文,并在课文阅读之中总结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陶罐            谦虚、和睦相处、据理力争……
铁罐            骄傲、容易恼怒、无理挑衅……
        通过陶罐与铁罐的性格总结,此时任课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以后在实际生活中应当怎么做呢?学生通过上述表格的规避,则会明白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我们要学习陶罐做一个谦逊的人,在生活中默默积攒自己的知识才华,千万不能像铁罐一样骄傲自大看不起他人。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达到学生与课文内容深度的交流,极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率,学生真正能够从语文课堂之中受到启发,养成良好的德育素养。
        三、构建生态课堂,搭建学习通道?
        良性的生态课堂是高效化、新颖化教学的基础,这就是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语文任课教师不能一味地去讲解,与学生进行紧密合作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提问——交流——答疑解惑,从而一点点地渗透德育相关知识内容,为学生搭建正确的教学情境,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以《司马光》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之前,任课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对于这一提问,学生陷入了深度的思考中,有学生说:“我会去请求家长的帮助。”还有学生说:“我会冲过去营救。”教师可以接着深度提问:“如果无法及时请求长辈帮助,贸然冲过去营救也会让自己身处危险,小朋友有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候班级学生鸦雀无声,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此时学生已经进入了教学环境中,任课教师在引入课堂内容。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等方法理解字词意思,引导学生能够在文章中这些孩子在干什么?请用笔圈出文中人物的动作。(戏、登、跌、去、持、破),通过对比,此时学生则会明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形成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能够将德育思维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学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语文教育教学下五育并举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紧密配合,任课教师要积极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究。学生也要紧跟课堂教学进度,了解五育教学的相关内容。在以后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五育并举背景下语文新颖化教学探究”这一重要课题,以期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谭红梅.小学语文趣味化教学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0(040):59-59.
        [2]李奕."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J].中小学管理,2018,335(10):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