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卓
湛江市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六坑校区524094
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活动依托大数据背景和高科技手段,正在不断尝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设置的创新。这些现代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现代教育更符合当代社会对教育的高要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障。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怎样通过信息教育技术发展、创新小学德育教育,这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教育;信息教育技术
引言:“互联网+”和“地球村”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为了应对变化中的社会,教育也该有所突破,而处于小学教育重要环节之一的德育教育也应当找寻突破口,改变传统的教师语言教育和以身示范为主的教育方式,将信息教育技术运用到平常的德育教育过程之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促进小学生德育的良好发展。
1.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1.1在教学中被忽视
从很早开始人的品德就是一个人的重要评价标准,中国古代考官制度中也有德行这一项,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其实是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古代学子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老师的言传身教,也就是偶尔提两句,或者学子犯错后进行一场语重心长的交流,教学的重点却放在科举考试的内容上。现代社会,人们在形式上越发重视德育教育,特别认同从小培养,所以小学有了德育的课本和专门的课程,社会还有许多学古、弘扬中国精神等德育活动。然而这些就像一种现代流量之上的一种模式,缺乏针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似乎都认为孩子只要不接触“乱七八糟”的事物,在品德方面就绝对没有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误区。
1.2在教学方法上老套
在目前的中国小学德育教育依旧沿用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每周一堂或者两堂课程,一位兼职德育教师(通常为班主任兼任),一本教材。老师在课堂上展开一场生动活泼的、感人肺腑的演讲,再在其中插入一两个或实际或编造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体悟。这个教学方式多次以后会让学生产生疲倦心理,尤其是四年纪以上的学生,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社会现状,会对这种老套、死板的德育课堂产生假大空的映像,使德育的课堂效果一再降低,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1.3在教学内容上枯燥
小学德育教育是有课本的,很多老师只图自己方便,照本宣科(此处主要指跟着教材走,没有创新)是常态。部分老教师凭借自己经验授课,脱离课本,看似娓娓道来,经验十足,但是说的道理依旧是老一套,引经据典的典故认识十几年前的事例。大部分老师都没有做到结合学生实际,结合社会现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这样模式化教学的情况下,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更别提教育意义了,所预想的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更是天方夜谭。
2.信息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可行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显而易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将信息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德育教育中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第一:在互联网时代,小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新鲜事物,基于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于课堂的新颖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信息教育技术为小学德育教育带来的新的教育模式,创新了教育方法。第三: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全面、新颖的教学材料。第四:接受了网络轰炸的教师更能够把握学生的需求脉搏,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3.小学德育教育中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
以小学四年级为例,班主任如何通过信息教育技术实现对班级的班风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极个方面。
3.1活用网络通讯工具,开拓班级德育教育途径
智能手机基本上可以算作是每个人的生活必备物品,在此基础上,大家交流的方式也不再仅仅依靠书信、电话和短信了。微信、QQ、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的远程交流方式。依托这样便捷的通讯手段,老师能对德育课堂的实现途径进行多模式的开拓。比如四年级德育课要求通过“母亲节”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常规的课堂教育基础上,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连线多位母亲在线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播放感人的关于母亲的视频、音频。课后对于个别特殊学生也不需要留堂,直接网络视频进行再教育、多方面引导。既避免了学生因特殊原因受到其它学生和老师的不必要关注,也使老师能够更细致地了解学生地心理状态。
3.2创办德育网络新平台,传播积极正能量
“把眼界放大一点,把目光放长远一点”,这是老师们经常教育学生的话,但是怎么去做才算是放大眼界,放长远目光呢?我们却没有告诉学生实实在在的方法。创办德育网络新平台就是老师带领学生开拓眼界的第一步。比如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计算机课程了,知道如何在网络上搜索资料。老师可以指定一个主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将本组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心得上传至学校德育网络平台,以供大家参考、评价。另外,学校可以安排德育老师定期更新平台中的新事件,传播新的社会正能量,维护平台的正常运营。同时,老师可以把本班的授课情况以图片、文字和视频的方式上传平台,其它的老师、家长也可以进入查看,既可以当作教学交流材料,也加强了家校沟通。
结束语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信息教育技术的引入能够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老师不能固步自封,而要去努力学习新知识,研究新的社会动态,积极探索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创新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朋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德育工作探索[J].内蒙古教育(B),2018(3).
[2] 邱涛.小学德育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
[3]林少锋.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上),2017,(4):265.
[4]赵雪梅.信息技术在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