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珍妮
龙岩技师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 要:随着网络终端的飞速发展,一个信息传递更快、资讯更广的网络环境形成,如何利用新的网络环境推动德育课的改革和创新还成为一个新的探讨的领域。本文针对如何利用新的网络环境的推动德育课上和课下有机结合,培养好学生的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德育课程;中职教育改革;德育课创新
1、概述
随着网络终端的飞速发展,社会已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把各行各业都引入一个超时空、全新的网络时代。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中职学校传统德育教育带来严峻考验。传统的德育教育重视道德的知识传授,形式单一,以灌输为主,效果不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改革和创新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和信息量,拓展知识;如何利用网络创造更为有效新颖的适应当今社会的中职德育形式成为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2、德育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
现在的教学制度中,学校、老师、家长还有学生都非常注重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大都十分在意专业技能学习,从而忽视品德方面教育的重要性。许多老师擅自占用德育课进行技能教学,认为德育课是不重要的,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德育课的教育,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品格方面有所缺陷,在进入社会中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中职学院虽然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老师没有掌握好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没有使德育教育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现在的德育课本内容非常复杂繁琐,几乎容纳了学生与德育相关的所有知识,而且其中很多的知识点都与其他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合,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和学习的内容非常繁多。还有老师在进行德育讲课时为了省事,敷衍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非常僵硬的固化的讲述课本中的所有内容。学生在不同课堂中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重复次数过多,这就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严重降低,学生对德育课堂学习的劲头提不起来。德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老师在进行德育课堂教学时,一般都是照着课本顺序,一章章的进行教学,单单注重对课本内容重点的全面教授,没有做到使课本教学重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种将全部知识点灌输到学生脑子里的教学方法,很难体现学生在德育课堂上学习课本内容的主动性。还有对学生的德育考核,学校只靠试卷考试得分情况进行评判,忽视了学生的行为方面的德育教学成果的表达。
老师没有掌握信息化德育教课的手段,现在的社会是网络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课程都配合网络进行教学。所以德育课的老师也要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综合运用。现在大部分的德育老师的年龄比较大,思想比较保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也不足,而青年教师有的也没有很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能很好的把网络手段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所以要着力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解决德育教育教学技术的落后。没有使德育教育的上课手段丰富。大多数的老师即使是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也只是把课文内容以课件的形式投到屏幕中,使教学的内容没有得到丰富拓展,这样生硬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堂的生动有趣性,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学会在网络环境中掌握德育教育的手段,可以使德育教育手段不断优化,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3、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德育课程的改革创新
3.1 构建完善的德育课信息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观念。
把网络技术融入到中职德育教学当中,会成为一个改变现在德育课堂教学现状的一个突破口,起到促进德育教学创新改革的作用。德育教育是让学生学习一种思想行为准则,使用不同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对德育学科可以进行新的理解。在使学生更好学习德育知识的前提之下,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德育教学制度,与此同时,还要求老师要先一步的对于信息化德育进行深入了解,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对应设计。
只有老师起到足够的重视,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例如:在讲述德育学科课本重点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查找与知识点相匹配的相关视频,如以“老奶奶摔倒是扶还是不在扶”视频报导为话题,课前老师要求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在上课时先让学生观看案例视频,之后请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观看案例视频之后的感想与体会。课后,老师建立课堂答疑交流平台,随时在上面发布课外资料,让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德育教育。
3.2 针对学生自身需求进行改革
对于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主要是让学生培养积极进步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三观,对自身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并且学会明辨是非。所以老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要是课堂氛围呈现出一种自由放松愉悦的环境,并且学生充分主动参与进课堂内容当中,自己愿意学习德育课程,才能更好的达到培养目标。
3.3 利用网络数据平台,创新课程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中,也方便了现在的学校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丰富现在的教学模式,比如,建立学习交流平台解答学生难题,讨论生活实际热点话题、制作课件丰富课件内容、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的课本内容理解等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新鲜感,更好的达到教育学生学习德育的目的。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在对学生德育方面的课文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所在的班级拥有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班级凝聚力对学生的自身德育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风的建立非常重要,老师要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班委和学生紧跟着老师学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方面,可以在学校的展览柜中贴上宣传德语的宣传画,在每个班级画上宣传德育教育的黑板报等。随着学习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使德育教育成为学习的一个宣传特点。
此外,学生在学习德育教育的同时,学会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实践,用所学过的知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是错误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改进,对自身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进行保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3.5 借助通讯app工具,促使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
家校合作是提高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有力保障,新时代教育倡导家校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比如利用QQ、微信、校园微信掌上通、微信公众平台、班主任博客等网络工具来落实家校合作。利用这些应用工具,教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在线统计、查看作业;学校可以进行视频上传及信息发布等工作。同时还可以群聊、私聊等灵活性交流模式。通过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家长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与教师联系。并且家长也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洞察学校的教学进度,德育教学相关策略和实践,这将促使学校教学工作更大程度地获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形成家校合力。除此外,我们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及时给家长推送一些关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家长的育儿观,让家长更懂得如何与学生交流,避免家庭障碍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危机,把学生推向“罪恶”边缘。
4、结束语
结合上述所说,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德育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缺陷。为使学生更好学习德育,老师要做好其中的引导者,在这之前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整个课堂氛围有利于德育的教学,把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使德育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在中职学校中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季威.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85-86.
[2]路君卓.浅谈基于网络环境的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J].职业,2018(2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