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娟霞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枣岭中心校 山西 临汾 042100
摘要: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和学生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知识构建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现阶段中的小学数学教学,绝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的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进行了讲解,并没有及时的引导学生概念背后存有的知识,从而就会导致学生在解题能力方面过于机械化。尤其是对于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的教学来说,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一段时间后,会更加的觉得枯燥,甚至会丢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需要及时的进行创新,基于此,该文对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的教学创新性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课堂;创新教学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汇集了空间思维、抽象、立体空间互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因此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空间思维、抽象以及逻辑等多重能力的提升。所以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及时的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才能够激发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更多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中存在的价值,教师需要通过引进新的教学方式将课本中枯燥的数学知识变的更加具体,使学生能够更轻松的理解其中的知识难题,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小学高段教学课堂创新教学的意义
1.1强化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高段数学在课堂教学期间,也是学生对数学概念以及数学知识奠定基础的阶段,因此如果其中的数学概念太过于复杂和抽象,学生就不能够理解其中所表达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具体知识变的形象化,从而让数学中的难题变的更加的直观,特别是对于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因为通常对于小学高段年纪的教学来说,孩子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是逐渐从依赖性学习走向自主能力增强的转型时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就是很好的一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法,通过该形式下的教学,就可以为学生的思路建设一条极其清晰的方向,由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的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推动课堂中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教学[1]。
1.2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在教学期间,经常会存在教师浪费大量的教学资源现象。其主要表现在没有落实有效的教学方案,并且对于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也没有得到提高,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教学时间,从而最大程度的完成课堂上知识讲解,通过有效手段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掌握,还能够促进教师自身教学的顺利性,更加轻松的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主要对象是就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则是有效的引导者。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在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提升了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则是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研究该课题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让教师在教学期间通过对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等多个方面,由此加强小学高端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促进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2]。
2、加强小学高段数学课堂创新性教学的对策分析
2.1增强理论学习,深化教师的教学创新理念
首先,小学教师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提高创新教学的重要认知,并完成自身对于传统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小学教授的数学知识虽然很简单,但是对于小学年龄阶段,特别是高段教学的学生来说并非如此,教师要考虑通过学生的角度面对难题,而不是一味的妥协现代教育下的考试制度,教师要知道再简单的知识都存在着数学本质现象,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就需要先从全新数学教学方式的认知转变上有所改善,通过使用更加便捷的数学教学方式转化学生机械的解题能力,并强化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彻底应用教学新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此举完善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不足之处。
2.2加强校本教研,实现渗透方式多元化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多个班级中的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有效探讨,从而加深教师对教学的多样化认知,为了能够满足现如今这个社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于数学教学的方式也不能局限于往日的传统化机械运算中,而是需要注重多样化渗透模式的教学,重点提炼出适合高段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从而让数学中潜在的思想显现出来。例如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方式就是比较适合运用在小学数学期间,以苏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教材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来讲,求“3/10+1/4=?”,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采取选择适当的应用教具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则。通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也告诉了我们,分数之间如果分母不同,必须要先对其进行化简,通过数形结合思想不但能够直观的表达,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的更加清晰,教师可以通过形状的划分演示异分母加或者减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就能够很轻松的掌握住异分母分数知识的运算法则,实现独立化思考的能力。
图1:异分母教学案例
2.3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并讲解多种渗透策略
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对知识不断探索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经过自身的摸索实践并应用获得知识和方法。因为小学阶段中的教师很容易模仿老师的对问题分析所采取的方式,所以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做好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导。学生在掌握并运用该方式之后,还需要及时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的掌握能力,再不断的融合更多种题型下的数形结合思想渗透。主要是通过对于图形的感知,来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题型的理解[2]。
例如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内现有的物体进行比拟,例如可以通过教室作为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辨识位置;再者可以通过以积木作为情境,从而加强对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认知,由此在实际情境中获取图形的概念认知,这样一来能够大幅度的减少数学概念理解的难度。最后一定要及时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也要通过复习课加强新教学方式上的渗透,充分的让学生接受新的教学形式并且能有一个系统化的认知。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的高段教学而言,教师应该通过课堂高效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并通过改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之间的不断沟通等方式对小学数学的高段教学方式实现全新的转变,由此激发学生对待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佃臣.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146.
[2]洪薇.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60.
[3]王素芬.小学高年级段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