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山西省长治市容海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随着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教师逐步认识到部编语文教材的特点、优点,以及在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仅就教材中的古诗文部分来看,其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成组呈现,且文言字词、诗文内容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讲解,都是较大的任务。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困难,对部编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提出浅薄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思辨式思维;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引言
古诗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习得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思想观念受到熏陶,形成国学素养,提高文化品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古诗文教学与国学素养之间的内在关联,充分结合学情,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点
中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古诗本身所表达的内容较为抽象,和语文其他的阅读识字相比,古诗学习显得格外困难。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学生现在所生活的环境与古代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所以不能够感同身受。除此之外,古诗词中的古文经常有多种意思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均不相同,这都需要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很难进行自学,而课前预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学生经常死记硬背,在考试中不能将学到的古诗词知识进行运用。因此,古诗词成了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也是考试的丢分点。同时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忽略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将学校教育与社会中进行了间隔,让学生体会不到学习古诗词的作用,通过老师将已经固定模式化的标准古诗思想和答案传递给学生,学生们被动地去接受,没有经过任何探索,就会造成学生们读“死”书的状态。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是要求学生们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生们只会去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输入,而不会自动主动去探索知识,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没有帮助。
二、基于思辨式思维的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重视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的审美体验
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通常是由于某一事物引发的。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生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兴趣较高,尤其是对古代服饰及古代乐器等。这是因为学生受到影视剧的影响,对某一时代建立了明确认识,会将其中的生活场景等与现代生活相比较,从而产生陌生化的艺术体验,加深了对古代文化中美感的认同。教师需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一方面,通过审美体验,学生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提升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研究兴趣。
(二)通过场景模拟,体会古诗的深刻含义
一般情况下,基本描写景物为主的古诗通过场景营造氛围营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古诗中的诗情画意,而在有些古诗的学习中,不是简单地营造出一个环境,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需要从古诗背后蕴含的历史进行挖掘,只有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这样的古诗中都是借古讽今,有着深远的意味,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深刻意味,产生相应的画面感,老师就要做好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在让学生们通过场景模拟,体会古诗中的深刻含义。
(三)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自觉。课堂教学中的文本阅读与教学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文化自觉。我们可以适时开展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
如开展“我画经典——古诗文配画手抄报比赛”“我看经典——传统文化读书交流会”“我读经典——经典诵读比赛”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网络视频开展“诗词古韵,寄怀抗疫”的课外活动课。布置学生从古诗词学习要义入手,通过阅读和鉴赏各类抗疫古诗词,进行“我写古诗寄怀抗疫”的尝试。同时,还可以在学习古诗词的基础上,创新诗体,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诗歌的方式丰富诗歌内容,进行感情的抒发,让传统文化萌发新枝嫩叶,也是诗词文化回归的核心要义。然后进行线上交流与探讨。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美的鉴赏力,而且可以开拓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增强文化自觉。
(四)创新教学手法,彰显传统文化的活力与朝气
文化是有情感、有温度、有灵魂的。在古诗文教学中,单纯的说教很难让学生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无法让学生顺利融入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以往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了机械的说教和“灌输式”教学,致使学生只能借助教师的语言和书本上的文字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削弱了古诗文教学的效果。鉴于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法,创设教学情境,彰显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兴趣盎然的感觉,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时空隧道,与古人产生思想共鸣。
(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
在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诗歌教学时,需要将诗歌分为两部分进行教学,即诗歌内容和诗歌形式。通过对诗歌的拆解,更能对诗歌的细节进行赏析和理解。赏析一首诗歌,首先要了解的便是诗歌的内容,也就是诗歌所表达的事物或者画面。诗歌虽然语句精简,但字字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应当以诗人的情感为突破口进行学习。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呢?运用王国维先生的话来说便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使学生明白,是种种不同的意象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诗歌,这些意象都是由诗人精心挑选的,即使它们可能只是很普通的事物但都附着了诗人的情感,有着特殊的指向性。由此,教师需要通过讲解诗中的意象来向学生更深的解读诗歌的内容,同时也需要通过分析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首先,教师需要使学生明确意象的含义,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内容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去推测和体悟诗人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诗人“共情”。
(六)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精华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古诗文,向其传授诵读方法,启发学生在诵读中得到情感体验。为了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段朗读等,品味古诗文中所蕴含的精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段朗读。每个小组朗读完毕,选出一名代表,讲解段落大意,分析重点语句。教师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结束语
总结全文,在中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就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学习的问题,老师教学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气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借助场景模拟,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深刻含义,最终让学生们在对古诗有了兴趣之后,在课外进行不断的积累,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鉴赏能力,提升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珍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36):279.
[2]顾惠娇.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及教学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35):146-147.
[3]时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分析[J].课外语文,2018(34):177.
[4]邹德文,杨丽超.谈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德育效应[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155-157.
[5]温璐.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家,2018(4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