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红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中心小学,广东 广州 511483
摘要:教学评价的基础是学情分析,科学的学情分析能够给教学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学情分析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评价应用中,主要是三个部分静态学情、动态学情、根据学习成绩产生的学情。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学情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进行评价,从而使得学生能力提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情分析;教学研究
引言:学情分析是学校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是教师编写教案的先行条件。用学情分析对小学体育进行有效评价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式。本文以学情分析为基础对小学体育进行有效评价,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学情分析的概念
学情分析是对学生在学习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科学研究,得到数据之后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内容涉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学情分析包括:原因分析、家庭分析、性格分析等等,这些分析越全面越准确,教师采取的策略才会行之有效。学情分析是教师设定学期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通过学情分析可以显现出来,教师以此对学生做出预测,这样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才是合理的更有助于学生自身发展。
学情分析作为现在一种科学的方法对小学体育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诊断性评价,这个是用于学校教学设计和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第二种是过程性评价,这个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习情况行程的。第三种是总结性评价,这主要是对教学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日常教学的数据收集可以全面掌握教学情况,从而使教学评价更加合理和科学,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体育能力的上升空间,因此学生会更加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得到乐趣并喜欢上这门课程。
二.?根据体育教学现实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
教师为了完成设定的学期教学目标,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性的采用诊断性评价的方式来达成学习目标。由于现在每个学生的基本学情都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进行组内教学,由于每个组的学生各方面能力有区别,教师在给小组设定学习任务要有不同,但是要保证任务要围绕主要的教学目标。小组之间因为能力有差别,但是小组成员之间都是同一水平线这样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学生更容易在适合自己能力的目标条件下努力学习,达成学习目标获得教师的认可,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更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慢慢加大难度学生的能力也会随之上升一个台阶。其次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习氛围会特别好,学生会在下课后要求再练习,这使得学生身心愉悦同时身体也得到锻炼。
例如,在《分腿腾跃》一课的教学中,本课教学任务是对肌肉力量的训练以及弹跳能力。首先让已经分好组的学生热身原地分腿跳,跑跳结合练习。其次是分组做撑跳练习,熟练后进行分腿腾跃。在学生练习中分析每个小组成员的动作是否符合标准,根据数据分析预测小组完成教学任务情况,通过分组可以学习积极性发挥到最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设立教学目标要以学情分析作为基础,充分了解学生后设立的目标才是符合现实的。学生在有效评价的过程中会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回想自己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具体出现在哪个地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己的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后会及时把学习计划调整 ,使得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升。
三.以课堂表现为依据进行过程性评价
体育课堂不同其他课堂,其他课程的教学基本都是静态的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体育课堂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方式以学生为主。
体育课堂主要是对学生的体能锻炼和技能学习,需要学生在当堂要有体现,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在整个过程的表示而不是只看完成的结果,因为体育技能的学习如果动作不得要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示范,全程观察学生的锻炼过程,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做出过程性评价是客观是。即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导致学情相差很大,教师通过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相关数据推导出学生的动态情况,只要教师收集的数据足够详细就能发现学生的规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无论准备是多详细也会遇到意外的情况,因为有之前的学情分析作为数据储存教师也可以从容地把问题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又会成为新的学情分析,周而复始的数据积累所形成的动态学情会让学生成长的速度加快。只要教师充分利用好学情分析对学生做出相应的预测,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学生就会受益促进自身能力加强,由此可见客观的过程性评价会提高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障碍跑》一课的教学中,本课的教学任务是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学生在课程中通过不同姿势的反应跑和八字绕障碍跑,在过程中体验到身体重心的变化使得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提升。接力跑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为了完成课堂内容学生之间团结合作,这个过程学生会明白集体协作的力量和默契配合成功带来的喜悦。通过本次课,学生不仅体育技能得到锻炼而且增加之间熟悉度。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情每时每刻都是在发生变化的,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学情分析对比,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了解学生。学生的各个方面一直处在不停地变化中,教师也要随着时间的推进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教师可以做不同时期的学情分析,通过学生的变化找寻其中的规律,如果当下能帮到学生最好,如果当下帮不到也可以为下学期做铺垫,制定长远的计划。
四.以成绩为依据进行总结性评价
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学生的表现,例如身体素质,学员状态,性格,情绪,能力等,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了解认知后再做出评价。学生成绩的评价主要依据上课时的表现,例如上课所用器材的携带,上课时衣服穿戴,上课有事喊报告等等,这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因此,在学情分析下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教师对学生的目前能力有了充分的了解从而对学生的水平可以进行预测,这样教师可以把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修正为接下来的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后蹬跑》一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跑到预设目的地的时间,分析学生在运用后蹬跑的过程中,发力的部位,后蹬跑姿势,如果成绩不理想是否是因为热身没有到位。课程结束后进行总结,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好的方面继续坚持不足的地方进行练习,总结反思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和能力,在后蹬跑的过程中可以顺利完成体育老师定下的目标,养成拼搏进取的良好品质。
众所周知,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是一个新课题,学校在学情分析的指导下引导教师改变原有的评价方式,不再单纯采用成绩评价而是多种方式共存。学生对老师也要有评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老师的着装,老师的教学方式,老师的上课内容新颖程度以及老师器材的使用和安全措施。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并存达成体育教育的初衷,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情分析科学地展示出学生不同年龄段所具有的学情特点,也能把学生的个性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使得对学生的认识全面化,由此对学生做出的教学评价才是有效,能把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体现出来,使得学生成长为适应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施春良,徐江华.学情分析下的小学体育有效评价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145-146.
[2]李嘉稼,隋红,陶兰.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小学体育课程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01):85-86+102.
[3]苗鸿.小学特色体育对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数据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01):135+145.
[4]李维忠.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