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军
四川省井研县研城中学 613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目前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关注力度,并且我国教育部门全面推行了新改革。在新改革教育理念下,教育事业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加大了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关于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思考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通过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前言:由于初中数学知识内容具备着一定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学生在通过动手操作,可以通过实践了解更多数学知识的实质,并且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对关于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一、合理采用教学工具
在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作用下,生活中许多的地方都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这也就说明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为广泛,所以学生学习好数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生活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中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为了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以及简单化,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知识内容。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材“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材中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如“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等于180°”,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充满疑问,呢“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会等于180°?是怎么样得出不同的三角形内角和全部等于180°呢”?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像学生展示不同的三角形,随后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中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并利用剪刀将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裁剪,并且将每一个三角形的顶角放在一起,并利用量角器对每一个三角形内角进行测量,学生在根据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具体操作,在最后的操作中,所得的数据结果与教师说的一模一样,此时学生在通过动手操作中也得出了最终的结论“任意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行进行动手操作,也对本次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刻印上,在学习其余的知识时,学生也了解到了如何进行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年龄正处于青春期,身心正处于全面发育的阶段当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无法产生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期间内,很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等问题,甚至学生经常在课堂中出现“走神”的情况,难以有效的对所得知识进行进行掌握。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教师需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循环诱导,使学生能够自我进行学习,并且亲自探究学习内容。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材“等腰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前,像学生提出“为什么等腰三角形被称为等腰三角形?”随后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进行动手操作,并解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在进行操作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学生在课堂中,思维可以更加的活跃,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
三、在课外实践中强化动手意识
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意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设计出一些数学模型课,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模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
例如,初中学生在掌握正方体、长方体以及圆柱与圆锥等一些立体图形的知识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亲自操作,制作这些立体图形。学生在制造图形的过程中,对图形的不同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学生就可以更好的学习这些立体图形的面积或者多边形的表面积等知识,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具有着重要的帮助。
结束语: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夏春琴.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00(010):167.
[2]纪志娅.浅淡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15):144-144.
[3]余映[1].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精品,2019(2):144-144.